难道要抗命不遵?

可抗命不遵的话,会不会连累世子爷?商议一整天,留守扬州的几位都没有商议出一个所以然来。

靠这么点人马怎么驰援南京。

怎么办?

世子爷不在,怎么和他们解释?

告诉他们世子爷去了辽东?

就在陈无敌一愁莫展的时候,南京的求援信又过来了,信既不是南京六部,也不是守备勋臣送来的,而是南京的百姓。

信中只泣血数语——求德世子念南京两百余万生灵,救南京百姓于水火!

接到求援信后,陈无敌半晌都没有说出话来,而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一直呆要扬州与扬州本地官员、士子谈诗论画,以掩饰世子爷不在扬州的葛世振、陆宇燝等参军谋士,同样也没有说话。

“陈将军,其实于世子爷而言,南京陷落并没有什么坏处!”

端着茶杯,葛世振随口道出了他反对的理由。

“一边是留都陷虏,一边是破虏都城,原来要是没有留都一事,世子爷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储名养望,以便让天下归心,可现在有留都陷虏,天下震动,世子爷大可挟破沈阳之威名,更进一层楼……”

人总是会改变,在半年前,葛世振绝对想不到,自己会说出这样大逆的话,但是现在,在他看来,世子爷更进一层,又有何不可,非但他如此,陆宇燝同样也是如此。

人总是会变的,总会因为时局的变化做出一些选择,他们同样也不例外。当然,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个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能够力挽狂澜的只有主公,只有世子爷!

“仞上所言甚是,况且,陈将军麾下不过只有万余老弱病残,即便是驰援南京又会是什么结果?况且扬州更关系世子爷大业,请陈将军三思。”

对于世子爷来说,扬州确实非常重要,这阵子他们在扬州已经充分了解到,这里蕴藏着太多的财富。

只要操作得当,仅仅就是扬州的盐税,就足以支撑世子爷将来的大业。只不过现在盐利都被盐商们把持。但这并不是问题,只要心狠手辣,手段果决,没有什么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