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爷,仓漕米有多少并不打紧,况且这边有黄河天险,卑职觉得最让人发毛的还是阿巴泰这路大军,他们可是已经过了宿州后,无论向南直逼中都,还是过淮河,甚至威逼南京,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就是啊,世子爷,仓漕米虽然多,可是那么多仓漕米,即便是他抢了,又怎么运回辽东?况且,单就是抢粮食的话,他们在北岸也能抢上不少。咱们要是盯住多尔衮的话,万一要是他不动,难道咱们就一直在这里盯着他?到时候阿巴泰那边可真就是如入无人之境了!”

“世子爷,钱将军所言甚是。我以为阿巴泰打下宿州后,势必会南下,趁机糜烂中都、南直,至于多尔衮,虽然他会伺机过河,但是暂时还无法威胁南直腹地,所以就目前来说威胁最大的还是阿巴泰率领的东虏。”

“可现在清军的炮队锁着湖口,要开进淮河,就非得通过河口!可河口有东虏的炮队挡着!”

听着众人你一方我一语的分析,朱国强盯着地图上的宿州和淮安。

事情有些棘手啊!

第129章 借头一用

位于黄河南岸的桃源县,在另一个世界叫泗阳县,有“夭桃千顷、翠柳万行”之美景。不过这些美景,在冬天是看不到的。时值冬夜,城外河堤上守河的乡勇,蜷缩着身子站在火堆边,因为东虏大军就在北岸的关系,所以在过去的几天中,他们一直在堤上巡视。

突然,河上的动静让他们紧张起来,发现河上的船队,他们立即紧张的敲起铜锣,刺耳的锣声在夜空中回响着,很快就传到桃源城头,一直传到县衙,而此时桃源知县孙明亮,正在和过河来避难的宿迁县知县龚昌允饮酒作诗,报急的锣声让他的酒意立即醒了过来。

“难道东虏大军过河了?明哲兄,这,这可怎么办?”

相比于孙明亮的慌张,龚昌允反倒极为镇定,在得知东虏袭来后,他就立即命令百姓坚壁清野,撤到对岸避难,在清军兵临宿迁时,虽说他只是稍做抵抗,就弃城而逃,但却一把火把宿迁给烧了,只留给清军一座废城。

在众多的地方官中,也就数龚昌允的应对还算急时,听孙明亮这么问,他便说道。

“渭达莫急,先到城上看看!”

尽管心里惊讶着清军这么快就过河了,但龚昌允却显得颇为淡定,无非就是个死而已,心里这般想着,随孙明亮一同上城时,城墙那边传来了消息。

“什么,德世子来了!哎呀,明哲兄,这下你我可是有救了!有德世子在,东虏必定不敢犯我桃源,快,快些请德世子进城。”

一旁龚昌允连忙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