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上多尔衮下令道,随即他轻捷地跳下马,然后将手中的马鞭随手甩给身边的奴才。一边走一边说道。
“派出游骑,千人为队,向前以百里为限,但凡有村寨让他们交出粮草千石,否则大军一到,寸草不生。粮草……这一路上自然会有汉人给咱们备好粮草!”
随着一声令下,那些骑在马上的满蒙八旗兵,无不是纷纷跳下马来,对于在马背上奔驰一天的八旗兵来说,直到这时候,他们才算是松下口气,无不是纷纷脱下重甲,抓紧时间喂马休整。
在他们都下了马后,偶尔的他们会把目光投向远处,隐约更可以看到一些火光,兴许是明朝追兵的灯火,不过他们知道,那些无胆的明军,顶多也就是远远的看上一眼而已。
在大军休整时,多尔衮又一次朝着济南的方向看了一眼,于心底默默的自言自语道。
“这一次,那怕是你有天雷阵阵,又能奈何得了本王?”
这或许是人最矛盾的地方。即便嘴上说着不信,但是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些顾虑。
第105章 杀他个干干净净
崇祯十二年,对大明来说,似乎征兆着不祥。
去年岁末年初建奴入寇糜烂京畿、山东各地。这边刚消停,还不等朝廷喘口气,那边刚被招安张献忠,再次于荆襄一带的谷城起事。就在朝廷派出了辅臣杨嗣昌为督师,平剿作乱流寇时,那边建奴又尽发举国之兵——当然,朝廷压根不不知道。
崇祯时期,厂卫权限大为削弱,除了导致官场腐败变本加厉外,更重要的是导致情报系统完全瘫痪,清军五次大规模入塞,明军从来没有提前做了准备?这不仅体现在对满清的谍战上,对流寇也是两眼一摸黑,明军对于流寇往哪里跑、下一步要打哪里完全靠蒙。
大明朝可以蒙,对于朱国强来说,他却不能蒙,更不敢两眼一摸黑,几乎是在得知满清尽发全国之兵后,除了让“内卫”那边尽量加派人手到京畿、山海关、宁锦一带搜集情报之外,自己也开始做起了战争准备。
尽管对满清再次入关的判断,更多的只是猜测,可是在清军真的破墙入关后,朱国强并没有松下一口气,他发现自己的准备的似乎还是不够充分。
不过,济南的战争机器却已经动员了起来。
除了乡兵扩充到两万之外,济南周围所有的授田丁壮都被征召编练,他们的家人甚至不需要动员,就主动的撤进了济南外城,毕竟,他们都曾目睹过建奴的暴行,身陷过清军的“人圈”。
在撤离村庄时,他们念着泪点燃了自家的房子、填上了水井,粮食或是埋藏在地里,或是带到了城内,总之,也算是坚壁清野了。这一切压根就不需要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