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楷的政治手腕越来越高明了!
这次人家使出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招……而且占尽了先机,现在赵桓这边已经处处受制于人了。而且人心浮动、军心涣散,即使勉强一战,也没什么胜算了。可要是不战,赵楷要不了太久,就能连吓带哄的把赵桓在东南的势力挖掘掉。
难道最后还得用上三十六计中的上计?
看到向来最主战的李纲都不说话了,赵桓也有点失望了。而接替赵明诚出任左枢密的何粟则从赵谌的脸庞上发现了浓烈的战意,连忙建议道:“官家,是战是和,咱们手头都得有足够的兵力。臣建议让世子南下两广,主持两广新军训练,同时接管两广路军政之权。”
赵谌并不想在眼下这个时候离开金陵,不过赵桓却马上有决断,对赵谌道:“皇儿,你带着你的人尽快启程……不要在金陵城过年了。”
“父皇……”赵谌还是有点不愿意,“儿臣要留在您身边!”
赵桓却摆摆手,“你放心……父皇是不会落在你三叔手里的!”
第429章 哭哭啼啼去殖民!
大宋洪武八年的下半年的天下大势绝对是让大部分人感到惊喜的,自宣和之难以来就纷乱不止的华夏大地,在这年的冬天忽然就走到了两宋归一的地步。
本以为会用一场“赤壁之战”抗拒北宋天兵的南宋皇帝赵桓,居然很窝囊的选择了不战而“降”,自己去了帝号,奉表称臣,当了大宋的吴国王,领有两淮、两江、两浙、两广、福建等十路之地。
虽然赵桓的吴国依旧拥有辽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充沛的财源和相当能打的水陆大军。但是割地、纳贡、称臣的行为,已经极大的打击了南宋上下的人心士气,连一向拥护赵桓的东南士大夫都感到了灰心丧气,不再有人喊打喊杀,而是纷纷打听起了北朝科举的规矩——只要有考试当官的机会,哪怕再难考,大家伙也能有个努力的方向,也就不想那份杀人放火的富贵了……
不过在这趋于平静的表面之下,却依旧翻动着汹涌的暗流。
就在洪武八年腊月的时候,北京方面就传来了天子将在洪武九年春南巡山东祭孔的消息!
而这个北宋山东路的版图和后世山东省的版图是不大一样的,山东路和淮东、淮西两路的分界线是淮河。也就是说现在的徐州人、海州(连云港)人、亳州人、宿州人都是山东人!
而山东路转运使司的驻地,也就是山东一路的首府也不在济南,而在赵构原来的首都邳州城。
另外,为了消灭赵构的伪宋而设立的山东路宣抚司现在并没有撤销,山东路宣抚岳飞依旧是山东地方的军政一把手。而岳飞带到山东的几个军,现在也依旧处于高度战备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