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宗泽这个东京留守的权势之盛,可见一斑!
而在建炎元年七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和朝臣们商量往哪儿跑路的时候,李纲提出建议,可以跑去长安或是跑去襄阳,往东南溜实在是下策。
毕竟关中六路都还在,而且还有十几万西军,这些可都是有战斗力的部队啊!
而襄阳亦是天险,还有宗泽这尊大神在北面的开封府镇着,看上去也很保险啊!
即便你算距离,也是襄阳和西安距离燕京更远,而扬州距离燕京更近。
一边是有兵有将,还有关山之固或江汉之险,距离敌人也比较远的西安、襄阳。
一边是没有什么兵将,距离敌人较近,只有一道淮河可以阻敌的扬州。
一般的怂人,那肯定是去襄阳或是去关中躲避的。
而赵构偏偏选择了扬州!
而且赵构选择逃亡扬州的同时,还一再拒绝任命关中六路的主帅!
当时关中六路的军队都在沿边五路,管着关中平原的永兴军路是没有什么兵的,也就无力阻挡金兵入寇。而永兴军路的使帅又不能从沿边五路调兵,沿边五路的兵就算肯来,也要背上擅自出兵的罪名。
所以当时的永兴军使帅在多次请求督五路兵不果后,活生生的败死京兆府,他在京兆府战死的时候,手头兵不满千!
富饶的关中平原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沦陷了一回。
宗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自行任命王庶、曲端为六路节制和都统制的。这个任命是很不靠谱的,对王庶而言还好,他毕竟是文官。
可是对曲端而言就不大好说了,他是武官,又是泾原的主将。他在没有朝廷任命的情况下被一个东京留守任命为六路都统制,还要带兵进入永兴军路……根据宋朝的军法,这个够得上杀头的罪过了吧?
所以历史上曲端不听王庶之命,致使李孝忠败死,关中平原二度失陷其实是非常自然的。毕竟当时宗泽已死,已经没有人可以保曲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