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炮因为炮管粗短,膛压自然很低,所以发射需要的发射药也多。赵楷也不知道臼炮的炮弹和发射药的比例,只好随便说了个数——十斤的弹丸填两斤药,先试试看,不行再改。
两个“摊贩”马上开始搬料,打开箱子,摆好木架子,再把铜碗搁在木架子上,然后开始用称称硝酸钾、硫磺和木炭。比例赵楷早告诉他们了,就是75比1比15……称好料后,就倒在铜碗里面,再拿个木铲子不停翻炒,直到将三者完全混合。
这俩贩子都带了徒弟,其中跟着武义久的是个很水灵的“大男孩”,和潘胜安一起来的则是个白白净净的中年人。
俩徒弟都拿出一个丝绸缝制口袋,配合着俩贩子把“调料”倒进口袋,然后用绳扎好,捧到赵楷跟前。
赵楷亲手接过这两个口袋,将它们塞入了一口“十斤火锅”之内——这口“十斤火锅”的锅壁很厚,仿佛是个铜柱中间挖了个洞。不过因为“长得矮”,所以重量很轻,加上一个结实的木架子(看着跟个木箱子差不多)还不到一百五十斤。
随后赵楷又从身边一个亲兵手里取过一个圆形的铁球——这个球是定做的,因为每一口“火锅”的口径都不一样,所以弹丸大小也不一样。说是十斤,其实也是个约数。
赵楷把铁球塞进了“锅口”,又用根木棍捅了下,然后又找到了“锅子”底部的一个孔,又取过一根长长的铁针,往孔里一扎,刺破了那个放“调料”的口袋,最后拿过一根引线(用硝水泡过的棉线)塞了进去。
然后……可不敢点火,万一炸了怎么办?
于是赵楷就问:“你们谁想点火?”
“官家,奴……我来!”
自告奋勇的就是那个跟着武义久一起来到“大男孩”,赵楷看着他挺讨人喜欢,就笑道:“好,就你了……这可是要名垂青史的,给他拿一根点着的蜡烛!”
第232章 一声锅响,时代变了!
轰隆隆……一声炮响,不,应该是一声锅响,宣告了热兵器时代的真正来临!
时代真的变了!
虽然火药武器的序幕早就被揭开了,什么火箭、震天雷、霹雳炮、引火球、毒药烟球、蒺藜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等的一大堆,早就在战场上吓唬人和马了。
但是这些火器的威力都不大,如果突然拿出来吓唬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敌人还行。可是宋、辽、西夏、金这些东亚大陆上的玩家都见过火器,也会玩火药,对付他们那些主要靠吓唬的火器是不行的。得用上真正有杀伤力的火器,才能改变战争的形态,同时打破东亚大陆上刚刚形成的均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