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这样的行军,只要再走上10次,洛阳、广武山的粮仓就能堆满了!

有了粮食,自己就能和金贼在中州耗下去……一边耗,一边加紧训练军队!耗上一两年,乌合也能变成精锐啊!

所以士气对赵楷而言,就等于时间,等于胜利,等于战斗力啊!

夜色当中,三四骑传骑疾驰过来,和打头的羽林骑兵对了一下口令,就直奔赵楷这里而来。这几个骑兵都是大汗淋漓,看来是赶了远路过来的。

他们在赵楷跟前勒住了马,然后就在马背上叉手行礼,当先一起大声报告:“王都统制军报!”

说着话就取出一个竹筒,递给了跟随赵楷驸马都尉李辅臣。

王都统制就是王渊,他现在还挂着天策军右都统制的名号,但实际上干得确实统制加上知河南府的差遣。

这些日子,他正带兵驻守在颖阳和伊阙粮城。

颖阳位于登封以西,伊川以东,本是个不起眼的小城。在金贼屯兵登封以后,就成了宋军监视金兵的前哨。

所以王渊就派出了一个将去颖阳驻守,同时派出骑兵监视东面金兵大营的情况。

如果金兵要向东出击,颖阳方面不可能不知道。

李辅臣一边打开竹筒,一边招呼两个羽林骑给他打灯笼。取出竹筒里面的军报,展开之后,就借着灯笼的亮光看了起来。

这份军报是用密语写的——宋朝的文官正经指挥作战不行,但是完文字游戏还是很在行的,所以军前消息的传递,经常会用密语。

比如用本诗集充密码本,军报上就是一串数字,意思是第几页第几行第几字。这种密语军报给金贼截获了,也看不明白。

李辅臣随身带着相应的诗集,所以很快就翻译好了,然后策马到赵楷身边,低声报告:“官家,截止昨日亥时,金贼的大营还没有出兵的迹象!”

“太好了!”赵楷吐了口气,“看来此行平安无事了!”

说真的,对于和金兵决战的事儿,赵楷还是有点怕的……实力不如人啊!能苟下去,苟出一个胜利,他又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