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赵楷哭笑不得,但还是扭头对身后的四人道:“故城镇李大官人的儿子刘大,记下了吗?”

“记下了……”故城镇孝子的名单都在张浚手里捧着,张浚找到了李大官人的名字,发现在李大官人的名字下方并没有刘大这个儿子——李大官人的儿子全都姓李,没有跟别人姓的,看来是有个孝子喝多了,把自己的姓儿给忘记了。

不过没有关系,赵楷今天不是来给这些孝子做亲爹鉴定的……他都说了,那些“老忠臣”凑不出十个孝子就去收养,所以养子到了他这里一样认账,所以张浚就把刘大的姓名给添了上去。

赵楷看见张浚记录好了,又对那个李家姓刘的孝子道:“你打个手印上去……以后你刘大就是李大官人的亲儿子了!他要敢不认账,那本王就得问他一个为父不慈之罪了!”

为父不慈之罪?陈东、张浚、胡寅、邓肃四个“小忠臣”眼珠子都瞪得老大,显得非常吃惊。

怎么还有这罪过?

赵楷横了他们一眼,沉声道:“本朝讲究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个子不孝,父之怒;父不慈,子之恨你们总该知道吧?”

四个“小忠臣”都目瞪口呆,真没听说过……

赵楷哼了一声,不理他们四个,而是对那个半醉的刘大道:“以后好好跟着孤王当兵,有孤王做主,李大官人不敢不认你这个亲孝子!”

刘大听了这话也是一惊,酒都惊醒了。他不过是李家的一个佃户,因为欠了李大官人的高利贷还不上,才不得不冒充李家的孝子来当兵的。本来以为是场祸事,现在怎么有点因祸得福的意思?

听这个大王的意思,冒充的孝子还能成了真?如果我成了李大官人的“真孝子”,以后是不是不用给李大官人交租子,这个高利贷是不是也不用再还了?

这谁听说过儿子管爹要钱还得还……还得计高利,还得利滚利的?

赵楷伸手拍了拍刘大的肩膀,笑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大官人那么大的地主,还有官身,自然王臣,当然有守土之责。

可他自己不能持戈上阵,只能以养子代之。那你们这些养子就是守土之臣……李大官人的家产,就该有你们一份!百亩之田,怎么都少不了的。”

什么?还能分家产?

这下不是刘大愣住,在场所有的人都傻眼了,这个大王到底想干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