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听着,心中想着,微微点头,不过没有说话,继续听着朱慈烺往下说。
“其二,文职方面,因我大明这些年来普及拼音,简化文字,使得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如此一来,这读书识字的人多了,相信朝廷择优录取的质量便也会高上许多,无须矮个里面去找高个子!”
“其三,如今朝廷收入每年递增,虽然花费同样巨大,但是要从中拨出一部分来发放这些俸禄,儿臣算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朱慈烺说到这里,便双手递上奏章道:“详细革新之策,还请父皇过目!”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见了,连忙上前双手接过,然后转呈到崇祯皇帝的面前。
崇祯皇帝面带微笑,接过奏章之后便当场翻看了起来。
朱慈烺见此情况,便偷偷转头看了下自己的妹夫。
张明伟收到目光,微笑回应,微微点了下头。随即,朱慈烺明显很是欣喜。
捕快,其实就是警察,世袭甚至是轮流服役的方式来产生,又怎么可能为尽职尽责!
由退伍军人中择优录取,不但是给了军人当兵之后一个安稳的退路,也能让捕快的素质大大提高,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事实上,这地方衙门低级官员的革新,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考公务员。虽然可能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比起大明以前的那种,绝对是要进步多了。
朱慈烺的这个方案,确实是他自己先想到,然后跑去找张明伟商量,由张明伟给出了一些建议,便最终成了这次上奏的奏章。
崇祯皇帝看完,便让王承恩转给张明伟,同时笑着说道:“来,诸卿都看看,说说怎么样?”
谁都能看出来,他是很满意的,有作为父亲看到儿子的出色而满意的那种表情。
当然了,朱慈烺的这个方案,经过张明伟的把关,也确实是不错的。
因此,包括张明伟在内的人,只要看了朱慈烺的这份奏章,甚至还有人,看都还没看,就开始称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