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页

对此,他隆王气得要死,很想谴责明国,但是洞吾和明国还是敌对关系,至今都占着原本属于明国的木邦和孟养等地。

想要追杀那些流贼,可那些流贼已经西去很远,要是真领兵去追,估计家就没了!

这些事情,孙传庭通过派出去的夜不收,都了解地很详细。

也因此,他其实也是有点佩服他隆王,不过却也不怕。

这倒不是因为洞吾被流贼祸害那么惨的缘故,而是因为孙传庭从他隆王的革新之中,也看到了不少的弊端。

比如说,洞吾从本质上说,还是奴隶制度的,为国王或者各族族长卖命,一如大明境内的土司制度。

而对付土司,孙传庭已经有很多经验,并且经过实践了的。

还有,他隆王发动大量农奴,建造了著名的恭弁陶佛塔,给仰光的瑞大光宝塔涂金。还要求大小官员尊崇僧侣,命令无论是王室成员还是衙门官员,如果在路上遇到僧侣,就必须停车,并下车行礼。

如此种种,也让洞吾人少了血性,虽然确实方便了他隆王的统治,但是,一旦和明军对阵,也会让明军受益了。

另外,严格执行类似大明的“路引”制度,甚至原则上不准许普通百姓离开驻地,也不准进城。这种政策,同样方便了他隆王的统治,可也愚化了他的子民。

孙传庭都有仔细研究过洞吾这边,对于这些都了如指掌,并且制定了针对的策略。甚至包括洞吾的地形,部族的关系,也都有掌握。

手下军队训练已久,都憋着等待立功;甚至连卫生兵那都准备了治疗冷热病的奇药,以备不时之需。如今他差的,就只剩下京师的一道圣旨了。

对于孙传庭的心情,黄得功当然也知道。

一如孙应元一样,眼见着北方那边,很多原本资历不如他的,一个个都是封候拜将的,就他还在原地踏步,他是真得急啊!

此时,听到孙传庭的回话,他眼珠子一转,还想再说时,他们已经到了总督行辕门口,一名校尉带着欣喜的表情快步迎了上来:“大人,京师的旨意到了,内阁和司礼监的都有!”

说着话时,双手奉上两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