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页

大概一年的时间吧,各地同时开始架设电话线,因此,到了崇祯二十一年中旬的时候,京师的电话,能打到很多地方了。

不过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电话线被偷盗,被火烧,被冲毁等等。

问题发生,就解决问题。

总体而言,还是极大地缩短了大明各地消息的传递。

原本南京到京师的八百里加急,需要五天五夜,算是极限吧,才可能把消息传到。

当现在有了电话,只有一些没有通话的地方,比如长江需要用人工传递消息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张明伟在忙着这些事情的同时,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手中可用人才太少。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电话这个东西。

城与城之间就不用说了,就是同城之内,也有非常多的富户,有这个时髦的需求。

总体来说,像省会这样的大城,绝对是一个城需要设立一个电话公司,需要能制造电话各部件的工厂。

可是,把熟悉的人一个掰成三个用,那都是不够用的。

甚至可以说,人才的制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明在大明的蓬勃发展。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当然也知道。

因为,这第一年的加入新学的科举,崇祯皇帝非常地重视,把这个事情当成了这一年的头等大事来抓。

皇帝重视了,又是兴国公的学问,学好了之后不但能当官,还能有大把的钱财,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特别是拼音识字经过这两年的推广,使得普及读书识字这个,变得简单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