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些人却是知道的,比如说崇祯皇帝,他就知道锦衣卫监军在军队中闲暇之时会教导那些军卒读书识字。
当时他也就那么一听说而已,并没有往心里去,还以为只是张明伟的文人想法,和打仗有关系而已。
他正在想着,就见张明伟从袖子里面取出一卷资料,双手递给崇祯皇帝的同时向他说道:“这里就有那注音的方法,还有这种注音的方法在军中实施的效果统计。”
崇祯皇帝听了,连忙接过来一看,发现都很详细。看了这份资料,他忽然之间就明白过来,应该是后世就是这么做的。
一想到这,他便二话不说,连忙肯定道:“好,先生此法甚好,朕看可以,以后全大明朝都用这种注音之法来读书识字。”
其他人听了,不由得都有点傻眼。兴国公的注音之法,就要在全国实行?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先不说这种注音之法有助于读书识字,更能把这种电的吸附能力,转变为万里之外的说话,光只是这一点,就应该是值了!
于是,皇极殿内也没有人反对。
对此,张明伟也不意外。抛开身份地位不说,他在之前用电的实验,先给这些古代人展现了一个非常难以想象的前景。
且不说这个中间有多少困难,只是对未来的想象,就应该能吸引很多人去做的。把拼音和教育普及放在这个事情上面,就能带动这些古人主动去学。
第560章 事情的关键
皇极殿的朝会,基本就这么结束了。
在京师的各级官员散去,意犹未尽之下,都在谈论比“顺风耳”还要厉害得多的这个东西,怎么感觉好像不是那么难,似乎也是能够实现的呢?
想象着将来有一日,身在京师的他们,就能和远在他乡的家人通话,感觉就是兴奋。
和他们一样,崇祯皇帝等大明高级官员,还要留下来开小会的这些,也全都还沉浸在未来的展望中。
一如堵胤锡,联想到了好多的可能,首先便问张明伟道:“国公,这个顺风耳什么时候能做出来?真要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立刻和东江镇联系,知道东江镇那边怎么样了!对了,像东江镇这次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