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

这两年来,兵部尚书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休养。

如果是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病逝了。有可能是在这个位面上,好消息不断,没有什么烦恼事,心情好,身体也就能多坚持久一点了。

第二天一早的时候,崇祯皇帝便接见了他们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武英殿内,祖大寿激动万分,趴在地上大声说着,语气中带着哽咽。

松锦之战被俘的时候,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回到紫禁城,再次见到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对于祖大寿再次从辽东逃回来,显然也是很激动。毕竟从建虏那边逃回来的,在崇祯初年有过一个,然后就只有祖大寿一个了。更多的明军将领,却是投降建虏,一心为建虏死心塌地的卖命。

因此,崇祯皇帝竟然站了起来,大步走到祖大寿面前,亲自把他扶了起来,同时说道:“祖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这时候,他又注意到了祖大寿的腿,好像伤势没好,便更是感慨,握着祖大寿的手,真情地说道:“如果我大明朝的文官武将,都能像祖卿这样忠君报国,国事何至于差点万劫不复!”

听到崇祯皇帝这么高的评语,祖大寿心中的知遇之恩,让他又想往地上跪。

不过这一次被崇祯皇帝扶住了,就听他对祖大寿说道:“朕和先生商议过,祖卿前后几次功劳甚大,因此,朕封卿为锦州伯,依旧为锦州总兵!”

祖大寿正在纳闷,皇上口中的先生是哪一位时,就听到了崇祯皇帝不但让他官复原职,而且还封了他为锦州伯,顿时,喜出望外之余,哪还顾得上那个先生到底是谁,连忙叩谢天恩。

在他后面的吴三桂,看着他舅舅被崇祯皇帝如此厚待,心中也是非常高兴。感觉他舅舅冒着非常大的风险逃回来,真的是值了!

当然啦,眼下只是崇祯皇帝口头说了一下而已,回头会有正式的圣旨。

对于这一次战事中其他立功人员的奖赏,就按正规的渠道走,崇祯皇帝也没有必要在祖大寿这边说。

事实上,崇祯皇帝其实也还在担心,东江军那边到底怎么样?如果被建虏全歼的话,又是一个麻烦事,需要继续调兵遣将重建东江镇。

他们正在说着话呢,是就听到外面内侍传来一声通传,说兴国公前来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