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

当然了,这个只是一个例子,基本上来说,在这崇祯朝,针对兴国公出现这样情况的可能性很小。

之前的时候,倒是出现过。但都被皇上给收拾了,如今兴国公的权势更大,至少明面上,已经看不到有直接反对兴国公的人了。

张明伟听到左懋第的猜测,当即摇头道:“我从没想过,要把谁当弃子,只是就事论事。如果因为要逃避自己的责任,从而把一心办事的人推出去替自己担责,这种事情,我做不出来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手中的王牌够多,也可以做到这点,不用把别人当弃子!

左懋第听了,稍微凝视了一下兴国公,没发现有任何说说而已的迹象,心中便万分佩服,这就是担当!

于是,他便忽然对张明伟说道:“能和国公同朝为官,实在下官之福分也!”

可不是,他同样是被张明伟举荐,才成了大明监察机关的一把手。

当然了,左懋第说这话的意思,还有刚才听张明伟所说得感慨在内。

这不,就听他又补充说道:“国公倡导之新政,下官必定是全力以赴,定要争取早日在山东全部实施!”

张明伟所推行的新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和地方豪强争夺利益。

这个地方豪强,包括了藩王等强势的群体。甚至可以说,还和执行新政的官员本身,也会有冲突。

因为古代可不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一个人要想靠读书读出头,连续闯关成为朝廷官员的话,出身基本上就不是贫寒家庭。

洪承畴出身所谓的贫寒,那也是相对而言。并且洪承畴家也只是家道中落,在他读书的过程中,受到了其他官宦势力的资助。

张明伟的新政,如果换在大明其他时候,压根就不可能得到推广,说不定在朝堂上的那一关就过不去。

也亏了是在明末最后几年,地方豪强的势力,被流贼狠狠地修理过一番,很多战乱地区,已经不存在什么地方豪强了。

另外一个关键地方,是张明伟新政推行,那是手中握有大明最精锐的军队为前提下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