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孔胤植有点傻眼了,不由得火了,当即喝道:“我奏章都快马送去京师了,然后你告诉我说,不是锦衣卫,是东厂番役?那兴国公还正愁不能怎么我,这不等于是把把柄送他手中去,说我诬告他么?”
“我也没想到啊!”孔大气听了,有点委屈地说道:“我们和东厂无冤无仇的,谁能想到他们来查我们孔家!”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什么,当即震惊地说道:“该不会,真得是皇帝要对付我们孔家了吧?”
“这不可能!”孔胤植坐在衍圣公的位置上,了解地更多,“最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传到皇帝耳朵里,所以想警告下我们……”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想起来,当即对孔大气说道,“该不会是因为粮田的问题?孔大正被抓,那私田改祭田的事情,怕是被皇上知道了!”
孔大气一听,立刻恍然大悟道:“肯定是这事,让皇上不高兴了,所以才让东厂来警告我们。亏了我是曲阜县令,这样,我立刻去改衙门的账册,把崇祯年间的改回来。这至少是个态度,皇上知道了,也就是达到了目的!”
然而,他们两人显然不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第455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说山东这边,王二彪如何搞事,就说在京师,将近一个月之后,已经到了崇祯十六年十月下旬。
这个时候,北方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破土动工的活,也越加地费劲。
不过好在人力物力都充足,通州河边,占地规模很大的大明京师书院,至少门面已经有了。
这个书院,全是张明伟自己设计的,就按照后世大学的样式。有教学楼,宿室,食堂,甚至还有运动场所。
不过毕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只是先修筑了大门附近的一些建筑,算是一期工程吧,差不多可以容纳一百人左右的学生。换到后世的话,估计就是一个乡镇小学的样子。
不过就算这样,这书院其实已经算大了,如果要算上后期的工程,那大明所有书院合起来,也没有这个书院来得大。
因为张明伟打算,这个书院以后要分小学,中学,大学三部分,还要有图书馆,实验室等等。
看着书院的进度,张明伟也听说了全国各地,已经有很多人赶来京师,想要进入书院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