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页

这个叫文生的听了,便有点激动起来,当即再次慷慨激昂的表达了一番,才随着那老仆离去了。

而这个胖子回到书房坐下,一个人沉默良久之后,便提笔写了一封书信。

写完之后,他又看了一遍,才小心翼翼地折好装入信封,再用火漆封了。

这个时候,那个老仆也回来了,向他禀告说,已经安全把人送出府了。

胖子听了点点头,把他写好的那封信拿给这个老仆,严肃地吩咐他道:“那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京师这边的事情,必定会迎来一场暴风骤雨。你回山东去,把这信亲自交到老爷手中,后续如何处置,便听老爷决断,我这等着。”

这老仆听了,便立刻答应一声,也不再问具体的细节,很显然都是明白的,随后便离开了京师。

……

次日一早,国子监这边,一群群的监生都从京师各处地方汇聚而来。

互相看到了,必然是作揖打招呼,非常热切。

以前的时候,却是没有这一幕的,最多是几个志同道合的熟人,会互相打招呼。

可此时,却因为一桩反对蒸汽机的大事,让他们之间紧密地团结了起来。

就在国子监门口,一群监生正在慷慨激昂,甚至还有人在边上的墙壁上贴着大字报。

没错,明朝时候,就已经有大字报了。甚至在激烈的时候,都有人贴到了宫墙上。

大明的规矩,你贴可以,但是必须署名。要是匿名贴大字报的话,一旦查获,便是重罪。

此时,不少人在围观墙上的大字报,看到那署名,便都没有意外,纷纷说了起来。

“文生,好样的,说得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