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黄宗羲显然看出了他在想什么,有点讪讪地解释道:“开着门,便能第一时间看到恩师回来了。”

听到这话,刘宗周有点无语,就差这点时间,至于么?

这么想着,他跨步入内,去主位上坐了,然后问道:“太冲啊,看你这样子,似乎是有事情?”

管事没有进去,不过把门带上,书房中就只剩下了两人。

黄宗羲见问,便连忙对刘宗周说道:“恩师,学生发现有人学识渊博,格物致知,所得学识更是经世致用,利国利民,实乃历代少有。因此,学生想跟他学那些经世致用之实学!”

“哦?”刘宗周一听,顿时好奇心大起。

他本人就是一代名儒,属于王阳明心学一脉。不过却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力倡“诚敬”,以补救王阳明“致良知”理论的弊端。明末不少才智之士拜于他的门下,创蕺山学派。提倡“事事求实”的学风,提出了许多背离宋明理学的思想观点。

从某个方面来说,刘宗周是偏向实学一脉的。也因此,他自己,包括他的学生,对于杂学都是有涉及,也并不歧视。

此时,他一听黄宗羲竟然说得那么夸张,便连忙问道:“真有如此学识?”

他自己这个学生,他还是了解的,说话从来不会夸张。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点难以置信,就追问了一句。

黄宗羲一听,兴致立刻便来了,把张明伟当初说得那番话,也给刘宗周说了一遍。

不用说,就算刘宗周是这个时代的名儒,甚至还能开创自己一派的宗师,那也是受到时代的局限,对于后世的学问,一听之下,就和方以智没有两样,全都震惊了。

真得是难以想象,从一把折扇掉地上开始格物,竟然得出了那么匪夷所思的结论!

“恩师,您还知道么?”黄宗羲说到兴奋处,都忘记了自己来干什么的,向刘宗周说道:“他还从烧开水壶的动静中悟出了改变这个时代的道理!”

刘宗周听了,不由得嘴巴微张,烧开水壶中悟出改变这个时代的道理?

如果说他之前觉得黄宗羲说话还算实事求是的话,这个话,他是无论如何都觉得是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