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述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船只,最后都需要造船工业来提供支持。
这也是大恒帝国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提升本国造船能力,不仅仅是重点扶持三大造船厂用来建造主力舰,同时还扶持了不少第二梯队的造船厂建造轻型战舰。
此外,还扶持造船业整体扩大产能,提升技术水准,以提升整体的普通船只建造能力,不过这一般都是通过行政限制,税收优惠等手段来进行扶持,在一些特殊行业,尤其是石油行业,大恒帝国可是直接通过行政命令,要求帝国石油企业的油轮,必须采用国产,不得进口,确保了油轮这一大块市场都能够被国内造船厂家所获得。
再然后就是要求各类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以及皇室资产管理委员会,这两大委员会下属的企业,采购船只优先采购国产船只,这也是确保了一大批的船只订单。
而普通船只的话,则是依靠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加强工业配套等方式来降低造船业的成本,加强国际竞争力。
而大恒帝国的造船业也没有辜负帝国上层的期望!
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成本的压缩,使得了大恒帝国的造船业在总体成本上始终保持了一定的优势,虽然说在部分技术细节上可能落后于三大传统强国,但是无伤大雅。
乾圣十四年里,大恒帝国建造的各类民用船只总吨位,占据了全球当年民用船只总吨位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这已经是超过了克鲁尔王国的百分之三十五的市场份额。
而且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克鲁尔王国的这些新增吨位,相当多一部分还是出口的,也就是他们自用的并没有这么多,毕竟克鲁尔王国的商船吨位存量太大了。
尤其是风帆商船以及机帆商船以及早期蒸汽商船,其保有量都是非常庞大的。
但是大恒帝国呢,其商船新增吨位基本都是本国企业所订购,用来自用的,这主要是因为大恒帝国统一也不过十来年,在统一之前的话大恒帝国的商船保有量是非常少的,并且大多还是老旧的风帆,机帆船只,纯蒸汽船只还是比较少的。
第823章 巨轮
大恒帝国的航运业高速发展,是伴随着帝国统一之后,本国的工商业快速发展,其本土的内部的数大内河运输网络,东部海岸海上运输需求旺盛,同时东西海岸的运输需求同样旺盛,这三大内部航运市场的爆发,直接引爆了造船业的发展。
随后大恒帝国的国际贸易也是逐年攀升,尤其是乾圣七年以后,大恒帝国的国际贸易总额一年比一年大,现在每年的国际贸易总额都是大几十亿恒元呢,其国际贸易总量已经是仅次于克鲁尔王国,成为了全球第二,这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再一次推动了帝国造船业的高速发展。
造船业高速发展的时候,也是直接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以前的时候大恒帝国的造船业连建造个万吨货轮都非常勉强。
这不是说造不出来,而是技术太渣,建造成本比较高,而且性能也不太行,需要更多人手操作不说,而且蒸汽机组的耗煤量也比较大,以至于造出来的船只,其运输成本要比国外同类产品贵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