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明很多人,其实是反对战争的。可以说在对瓦刺战争之后,大明主流思想界就是反战的,反对对外用兵,什么边庭流血成海水,汉皇开边意未已。的文章诗篇不知道有多少。朱祁镇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却不能让继承人也有这种思想。
而在南洋之战中,有很多利益群体都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他们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思潮。也就有太子这种思想泛起。
这其中说了两件事情,一个是大明的现实,一个却是理想。
大明现实不去说了,人多地少的问题,在很多地方已经很严重了。
第一百零八章 训子
儒家之中,从来都有教化天下的景愿。只是被各种现实压制住了,不得不进入内敛之中。就好像是宋代儒家,真没有想过去教化蛮夷。不过是打不过而已。
而今大明对外战争全面胜利,也养出了儒家士大夫不同的心气。
这种思潮,从儒家学说内部撕出一个口子,对朱祁镇的国策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朱祁镇自然高兴。
不过,他也很轻松的从这些思想之中,找到了其他不同的东西,比如说,海外扩张除却对朱祁镇国策有支撑作用之外,也对很多大商人,大海商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别的不说,他们不单单可以抢占各地的市场,将回回商人从这里驱除出去,还能将做军队的生意。
冼家的船队几乎是与大明军队一起行动的,成为大明的战争商人,一些分给士卒的战利品都到了冼家的手中,这一前一后就是暴利。
所以,大明对外扩张第一重红利,就是被这些大商人给吞了。
朱祁镇言语一转,说道:“重庆在广东还好吗?”
太子不知道,朱祁镇为什么这么问。
重庆虽然是朱祁镇最喜欢的女儿,但是朱祁镇最爱的永远是大明江山,不是任何一个儿女。这一点太子早就知道了。
即便朱祁镇真想女儿了,重庆公主在广东,随时可以派人探问,甚至真要说消息方便,北京恐怕要比南洋,或者西洋更方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