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页

甚至即便是国公,在内阁会议之中,无关军事的时候,不过是带了一个耳朵而已。从不发表意见,这种政治传统,是张辅个人作风的传承,也是朱祁镇有意确认的。

虽然武将的权力不能太低,不能被文官视为牛马,但是武将专权也是五代之患。

所以,勋贵武将对文臣的制衡,仅仅是制衡而已。

真正能与文官当面交锋的永远是内廷。

朱祁镇在王振之后,似乎内廷都已经神隐了。

但是并非不存在的,东厂也在,锦衣卫也在,少府也在。宫中待诏官也在。这些人都遮掩在朱祁镇的光芒之中,变得不起眼而已。

但是实际上,内廷机构从情报到财政,从财政到技术储备,从技术到人才,已经有一套体系了。

纵然是中庸之主,善用好这些机构,遇见强势的首辅大臣,也不用担心。

而少府又是其中重中之重。

无他,一切东西没有财政支持,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诚然户部每年都解给内廷金花银一百二十万两,再加上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财政支持。

数量相当不少。

但是对于有志做事的皇帝来说,钱财从来是不够的。

少府就非常重要了。

少府决计不能给外廷掌管。

只是少府给谁管?一直以来朱祁镇也是有所疑虑的。

首先不能给文臣,文臣掌管之后,少府很多事情都做不成了,很容易拿少府的钱财来补贴朝廷。

这倒不是不行,但是恩出于上,该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的,你不能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