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历史规律,百余年来,太祖皇帝的制度,已经早就不适合当今的情况了。之前对大明进步有推进的制度,一个个也变得拖后腿了存在。
而今国有长君,当今大败瓦刺提高了皇室的威望,也让当今权威在大明不可动摇。如此才遮掩下来很多事情。
一旦当今去了,或者上来一个平庸的君主,大好局面未必能毁于一旦,但是转而衰落,却是大概率事件。
大明开国以来进步姿态已经越来越难以进行下去了。
但是利不百,不变法。
也就是说没有一百倍的利益,就不要去动成法。
王安石变法的前车之鉴在,变法这个话题一旦打出来,很容易成为一场朝廷争斗的开始。
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无法结束了。
变法很可能不会对大明有好处,反而种下了亡国的隐患。
这就是陈循一感到这一点,宁可放弃首辅之位的原因,也是李贤冒着大风险来劝谏的原因。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贤思路
面对朱祁镇的问题,李贤熬了整整一夜,所思量的就是破局之法。
朱祁镇或许觉得自己很英明神武。但是对下面的人来说,朱祁镇是一个相当不好糊弄的皇帝。
当然了,这或许是所有精明上司的通病。
特别是朱祁镇的主意很正,很多时候,谁也不可能改变他的心思。
就好像是与瓦刺大战,如果没有朱祁镇在背后的支持,大明与瓦刺或许还会有一场大战,但是决计不会打到这个地步,也不会打到这个地步,还没有结束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