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页

他这样问,却是在选外交官。出使乌斯藏的外交官。

元明清三代对西藏的治理上,是有连续性的。

元代确立八思巴对西藏的处置权,明代因俗封各级僧官,所以明代出使册封,多用喇嘛。

这也是一个惯例了。清代则更进一步。

于谦想要派人去了解一下乌斯藏,虽然不是正式使节,但还是按照惯例,想选一个喇嘛,到了乌斯藏也好说话。

李文说道:“西宁就有一位高僧。葛藏禅师,而今就在西宁休息。他本就是西宁当地人,多次奉朝廷之命去乌斯藏,并在北京修行了一段时间,而今年老,就回到了故乡的寺院,想要终老。”

于谦对李文的话,倒是未必相信。

他估计让这位高僧回乡的原因,并不是年老,而是当今对佛道的态度。

当今不宠信一些佛道,当今掌权之后,北京城之中没有多一处寺院,即便有新增的寺院,也没有来自皇宫的捐赠。

毕竟想在北京城内建立寺院,没有皇帝点头是万万不可能的,北京大部分土地都是皇帝官府的。

朱祁镇虽然没有一副禁绝佛道的样子,但是却摆出了,你们想信就信,但是要让政府或者皇室在某些事务上做出表示,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北京佛道发展趋势就被压制了不少。

道教到还好,毕竟道教没有那么大的传教建寺院的动力,而且北京又不是没有道观,白云观不就是吗?

但是佛教却被压制住了。

在宣德年间,以及正统初年一座接着一座建立寺院的场面就不见了。

喇嘛因为特殊的政治地位,并没有多大的撼动,甚至喇嘛庙还被朝廷拨款维修。但是更大的发展却是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