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明最高学府乃是国子监,国子监出来的监生,有做官的资格,大本堂规格之上,要在国子监之上。
这些大本堂出来的弟子,自然也有做官的资格。
“这样也好。官场之中,多不一样的人总是好的。”朱祁镇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了。
这虽然是自我安慰,但是并非没有道理。
大明文官集团之盛,不,应该是中国古代文官集团的兴盛,与科举制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通过科举上来的文官,以同师,同学。同科,天然凝聚在一起。
这才有现在,朱祁镇也不敢轻易撼动的文官集团。
但是大本堂出来的虽然都是荫官,如果教育好了,也是一把刀子。
不过,这一把刀子而今还不能用。
大本堂与武学两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修建大本堂的责任就落在阮安身上。
阮安立即去请示朱祁镇。
朱祁镇大开京师地图,看着周围,一时间居然找不到一处空地。
这也是自然的。
朱祁镇对大本堂很看重,自然想将大本堂聚集皇宫近一些。
但是皇宫作为北京城的中心,周围哪里有什么空地方,不是官衙,就是勋贵的宅院,还有一些寺院。
如果说在城墙根下面,还有空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