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将这事情拖下来。宣宗皇帝有好几次遍赏百官,就是明证。每一次赏赐,都是从上到下,文官一个不少。
这就是宣宗皇帝对策之一,工资不够,奖金来补。
所以百官对关系到他们钱包的事情,分外敏感。
其实下西洋,未必就要给他折香木香料这些东西,即便给他折香木香料,未必就不值钱,但是让他们这些官老爷上街卖这些东西,可以难为他们了。
故而,他们对这个分外敏感,这是这些官员对下西洋唯一的印象。
“陛下,当然百官也不仅仅是将心思放在俸禄上。”杨荣说道:“太宗皇帝的时候,锦衣卫东厂纪纲余悸,让百官都不愿意出现如此一个大臣,而今王振,却有这个苗头。”
“今日早朝,兵部侍郎李郁下狱。陛下也知道,李郁也是算国朝大员,内阁本应该存些体面,但是我与杨首辅商议之后,却做得如此决绝。陛下可知道原因所在?”
朱祁镇心中已经有所预感,说道:“为何?”
朱祁镇仅仅看李郁的罪名了。到没有想过程序问题。
所谓官官相护,对文官来说,做到兵部侍郎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太过折辱,而李郁从上奏到下狱太快了一点。
“因为宫中给内阁递了条子,要保李郁一命。”
朱祁镇听了,简直是怒发冲冠。不过今天他已经怒过一次了,而今收敛怒火,但是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一抽。
宫中能做主的,也就是他与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对三杨的信任,远在太皇太后对他的信任之上。自然不会轻易干涉,即便是干涉,也不会用递条子这样的办法。
而朱祁镇更是没有去做。
那么递条子的人是谁?还用问吗?
更让朱祁镇心中难受的是。王振瞒着自己向下面递条子,是第一次吗?之前有过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