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页

悍戚[校对版] 庚新 938 字 2023-03-16

从这一方面而言,也说明了刘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此前刘闯手中招揽了一大批人才,但大都是寒门士子,亦或者因家道破落投奔。不过更多的,还是刘闯依靠血缘关系而获得的人才。可是似孔融这样主动举荐亲人的现象,着实不多。

别的不说,南山书院中不泛名门子弟,可是大都还处于观望。

以至于书院中学子甚多,但真正出来帮助刘闯的人,却屈指可数……郑玄的弟子崔州平、王经、徐邈;胡昭的弟子周奇……其中,崔州平更多是实习,还算不得是真正为刘闯效力。

“文举此次举荐子路,为孟彦算是打开了局面。”

这是一种承认。

郑玄笑着对刘闯解释一番后,也露出一抹快活之色。

“老大人,今燕京已初见规模,我欲请大兄为燕京令,不知可否?”

这几年,郑玄之子郑仁一直呆在孤竹城。

对郑仁的才干,刘闯已经有了深刻了解……这是一个能脚踏实地做事,而且极为刚直之人。

所以,刘闯便有了提拔郑仁之意。

一来郑仁确有才干,其治下孤竹城包涵了书院和工坊,可以说是一个集教育和工业为一体的城市。郑仁埋首孤竹城三载,将这个最初不过几千人的小城,发展为而今已有近三万人的县城规模。在他的治下,孤竹城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非常兴旺。据说,郑仁正准备扩大孤竹城规模,并且在距离孤竹城东北三十里处,建造一个坊市,来加强商业往来。

这一切,无不说明了郑仁的才学。

当然这第二点,也是想要感谢郑玄这些年来的支持。

当初如果没有郑玄挺身而出,刘闯决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而在刘闯决意弃北海和东莱二郡的时候,也是郑玄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帮他游说孔融胡昭等人,随刘闯来到这苦寒辽西。

虽说刘闯没有任何怠慢之处,但没有郑玄的支持,他也不可能发展到而今的地步。

内心中,刘闯一直非常感激郑玄,却无回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