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摆摆手道:“公瑾之策,虽然稳妥,却非我所愿。
若袁绍得势之后,我等参战不过锦上添花。与其到时候被人耻笑,不如趁此机会,跨江而战。
去年那朱灵靠着诡计取胜,不过是一时运道。
这一次,我亲率大军,坐镇丹徒,倒要看看那朱灵如何胜我。”
周瑜眉头一蹙,有心再劝说,可是看孙策坚定的表情,便知道他主意已定。
当下,他便开口道:“既然主公决意夺取广陵,又何必亲自出征。
不如我提水师东进,定可将广陵拿下。”
“公瑾在担心我吗?”
孙策哈哈大笑,“区区朱灵,还劳不得公瑾的水师出征。况且公瑾水师,还要防范荆州兵马,切不可轻动。
嗯,这次广陵之战,便由我来指挥……”
看起来,孙策已经做出了决断。
周瑜心里轻叹一声,总觉得有些不太稳妥。
回到府中,他在书房中独处,许久后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唤来一名家臣:“你立刻持我令箭出城,前往庐陵拜见二公子,就说主公要对曹操用兵,请他设法尽快返回吴郡,阻止主公。”
二公子,便是孙权。
算起来的话,孙权而今也已经十八岁。
自建安三年被孙策派去豫章之后,至今已有两载。
孙策派孙权去豫章,是想要他主持对交州的战事。可谁想到,孙权到了豫章之后,并没有急于对交州用兵,反而派人前往交州,与士燮结好。同时他屯兵庐陵,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请教豫章山越蛮族。两年来,孙权屡战屡胜,掳掠山民,为豫章增添了近二十万人口,更把庐陵地区,打造成为一个人口繁茂之地,更成为豫章南部,抵御交州兵马的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