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谦也跟着皱起眉来,围着这一沓沓的宝钞打转,若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他从来不是圣人,当然,他也绝不是坏人,至多也就是个伪君子而已。
一个做这么大的生意的人家,浙江台面上的豪商虽然多,可是这种随手拿出十万宝钞的却闻所未闻,除非这商家做的是某种一本万利的生意,随随便便一个月都有这么大的进项,这点钱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什么生意这么赚钱呢?徐谦心里打了个突突,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走私。
若是如此,那么就好解释了。
商家利用家族的影响暗中违反了海禁,长期进行走私活动,以此来赚取暴利。而要走私就难免会和倭寇有关联,徐谦的明报大肆宣扬倭寇的危害,甚至已经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这对商家来说是决不允许的。
因为一旦朝廷肃倭,到时走私活动就会查处得更加严格,这对商家会带来很大的打击。
更不必说,一旦肃倭,商家勾结倭人的事情甚至可能会有败露的危险,商家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想要让朝廷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必须停止眼下这吵闹不休的清议,还有让明报住嘴。
“原来……这是封口费。”徐谦冷笑,感觉很是讽刺。
赵梦婷道:“公子打算怎么处置这些宝钞。”
徐谦吞吞口水,倒是想收了这笔不义之财,可是他心里清楚,肃倭是天子的既定国策,虽然表面上天子没有声张,可是一旦这位天子得到了大权,就必定会采取行动。自己和商家搅在一起,只为了这么一笔宝钞而断送掉自己的前程,这实在没有必要。
他冷冷一笑,道:“去把我叔父请来。”
赵梦婷颌首点头,掩门出去了。
徐谦的目光仍然离不开这一沓沓的宝钞,见左右无人,飞快地抽了几十张百两面额的宝钞塞入自己的袖子,随即又装作没事人一样假装拿起书来看,一副对财帛无动于衷的样子。
等赵梦婷和徐申来了,徐谦便大义凛然地道:“你看看,你看看,这姓商的把我当作了什么人,他以为我是贪财之徒吗?哼,亏得他们还是知书达理的人家,竟做出这样的事,我徐谦堂堂正正,金钱在我眼里都是浮云,叔父,你带着几个人大张旗鼓地把这些不义之财送回商家去,告诉他们,君子之交淡如水,区区十万银钱,我徐谦虽然家贫,却是看不上的!”
徐申听得呆了,道:“十……十万……我说大侄儿,你……你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