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破匈奴这事,最初是由李牧在谋划,司马尚辅助他。当决定要两路出兵后,秦异人决定由尉缭领一支军,就把尉缭派到北方,与李牧和司马尚一道谋划,众人的目光当然要落在三人身上了。
“李牧,你久在北边,而且击破匈奴一事你谋划最久,还是你来说吧。”秦异人点名。
“诺。”李牧没有推辞,应一声,道:“陛下,上次商议时,臣就提出要想击破匈奴必得两路进军,如今,臣就说说如何两路进军。一路从朔方出发,过龙城,横绝大漠,直捣单于庭。这一路,臣最熟悉,臣以为由臣统兵为宜。”
李牧久在北地,虽然熟悉北边事务,然而,他们最熟悉的就是这一条路线。若是把他调到另一路的话,不是不能打,是会降低他的效率。
“嗯。”众人齐皆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另一路,由尉大人率领,由蓟城出发,顺着匈奴与东胡的边境之地北上,直捣匈奴祭祖圣地,狼居胥山。”李牧接着道。
“好!采!”众人齐声叫好喝采。
众人目光非凡了得,当然明白这样两路进军的好处。
匈奴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先进的战术战法,更没有严明的号令,虽然头曼在进行一些改革,仍是称不上有严格的号令,不是秦军对手,只要两军交战,匈奴是必败无疑。
然而,秦朝最怕的是匈奴不与秦军打。要是匈奴不与秦军打,而是采取游斗,利用大漠广阔无垠的优势,消耗秦军,那么,此战的胜负之数难说。
是以,此战之要就是要让匈奴必须与秦军打。
要做到这点,秦军就得攻匈奴之必守。单于庭和祭祖圣地就成了匈奴的软肋,只要秦军对这两处下手,匈奴就必须打。
单于庭是匈奴单于的驻地,干系甚大,象征着匈奴的王权,匈奴不能不打。
当然,单于庭并非是固定,只要单于在哪里,哪里就可以算是单于庭。然而,匈奴的单于庭在绝大数时间还是固定的,而眼下的单于王庭已经十几年没有挪窝了,在匈奴心目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若是匈奴放弃单于王庭的话,这对匈奴的军心士气的打击相当之大,头曼单于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至于狼居胥山,那就更不用说了,匈奴必守,而且还要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