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抡材大典必然成功,不会有丝毫问题了!
七大战国全部参与了,怎会失败?若这还失败了,七大战国还有脸面么?
即使秦异人的金不够,也不是问题了,七大战国会给呀,他们总不可能打自己的脸吧?七大战国已出了四万六千金,近半了,即使不再给金,难道还不会减少开支?
真要减少开支的话,读书人一定会赞成,能给他们舟车之费已经够让他们满意的了,吃住差点的话也不是问题,能接受,乐于接受。
也就是说,抡材大典的金不是问题了,已经解决了。
“这都是本公子发起,秦异人竟然得了便宜,不行,绝对不行!”信陵君怒吼一声,如同受伤的野兽一般。
他是抡材大典的发起人,他被逼不得不转让给秦异人,在得到抡材大典必然成功的消息,无异于用刀在捅他,还有比这更让他难受的吗?
“你们你们……自诩聪明过人,你们提出要举行抡材大典,却未想到这事,有你们这样的人吗?”信陵君指点着毛公和薛公,口水乱溅,就是一通数落。
毛公、薛公老脸臊得通红,却是无言以答。
抡材大典这事就是他们向信陵君建议的,他们只是要信陵君捞取名声,并不是要弄得这么大。哪里想得到,秦异人这么一弄,其效果比起信陵君最初的设想好得太多了,他们这始作俑者大是郁闷。
“信陵君,此事不怪毛公、薛公。”侯赢怕他恼怒之下说出不该说的话,提醒信陵君,道:“就算信陵君要如此举办,也是有心无力。先不说金的问题,魏王会资助你吗?”
魏王视信陵君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他立时死掉,凡信陵君赞成的,力行的,魏王就破坏。若信陵君要想如秦异人这般大操大办抡材大典,魏王肯定会给他泼冷水。
“魏王不资助你,别的战国也不会资助,你想如此举办都不成。”侯赢很是遗憾,道:“唯有秦异人举办,方能得到秦国支持。山东六国虽然骂秦为虎狼,却谁都清楚秦国最为重视人才,秦国赞助就是要招揽人才,为此,山东六国不得不参与。”
这话很有见地,正是因为秦国要趁此机会大力招揽人才,这让山东六国坐不住了,不得不参与。不参与的话,秦国独得美名,独揽人才,那就是成全了秦国。
“那我怎生办?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秦异人成功吧?”信陵君郁闷得想撞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