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苦笑摇头,鞭梢向太原子城一指:“看到那里没有?那绵延不断、几乎占据了子城三分之一的建筑,就是大备仓。那里储存着整个太原甚至包括正攻掠关中的金西路军所需之粮秣军备,其储藏之丰,远胜当日宋军守太原之时,咱们倘若真要来个‘锁城法’,至少要封锁上两年……”
张立冷静地道:“别说两年,便是两个月都不行。”
杨折冲更是嚷嚷:“咱们不但要太原,更要大备仓,这些都是咱们的囊中物事,怎能让这些蝗虫吃完了去。”
释智和这时正蹲在地上,仔细看着几名泥塑匠与画师在一块巨大的木板上,制做着太原城的微缩立体景观沙盘。听到众人的议论后,不动声色地将三个关城从沙盘上拿开,然后做了个爆开的手势。
狄烈看到后笑道:“和尚,是不是你的第三混成旅工兵营,爆掉了寿阳,尝到了甜头?”
释智和拍去粘在手上的泥渣,直起身来,正色道:“欲速战夺城,非用火药不可。”
狄烈微笑点头,心里却颇有几分沉重,现在全师的火药量将将敷用,若要炸毁三个关城,还要加上太原城墙及子城,这火药的用量之大……光是想想就令人头大。
当日,狄烈在一野总指挥部发布命令:第一混成旅负责太原南城段及南方关城的攻取;第二混成旅负责太原北城段及北方关城的攻取;第三混成旅负责太原东城段及东方关城的攻取。从发布命令之日起,各旅包干本任务城段,互相协条,攻守互助。同时颁布奖惩令,其中最令人振奋的,就是哪个营率先登上太原城,即授予“太原第一营”的光荣称号。
狄烈的围城计划中,没有包括太原西城门,这是标准的“围三缺一”。之所以留西门,是考虑了敌我两方的因素。对天诛军而言,西面没有什么大的敌军势力,不需将有限的兵力投上去;对太原金军而言,西面也比较好跑,只要蹿到石州,就安全了。
狄烈接着签署第二个命令,让正押运粮秣赶来的副参谋长凌远,到天枢城总部将所有火药储备全部运送过来,所有与火药有关的制造与训练都要暂停。
第三个命令是:目前驻守于平定的天诛军教导营及补充师部分营以上将官,可派学员到太原前线,观摩天诛军首次攻坚战,以获取有益经验,为今后更大范围内的攻城战,打下基础。
随着一野总指命令的颁布,各旅开始进行热火朝天的大练兵及打造攻城器具,积极演练,等待进攻的命令。
也许是受到后世军队的影响,狄烈特别注重演习,与敌军野战要演习,攻坚战更要演习。他的第一整编师的将士,虽然大多数是追随他一路杀过来的老兵,但野战经验丰富的士兵们,在攻坚方面却没几个有经验的。将一群几乎毫无攻坚实践的好兵推上战场……狄烈还真干不来这样自残的事。
因此,在等待制造攻城器具的这段时间里,狄烈命令手下匠人在晋阳城的废墟上,按十比一的比例,复制了一个太原城的模型。当然,这个模型只建造了主要的防御部件,比如三关城、护城壕、外城墙、子城墙等等,至于子城里复杂无比的建筑物就省略了。一是没那么多的时间建造这些物事,二是没必要,任何城池,只要外城与子城一破,就是百分百陷落了。在冷兵器时代,还没有打巷战而反败为胜的先例。
尽管省略了很多物事,但十分之一规模、周长一里,护城壕宽度与城墙高度都完全一致的“太原城”模型,还是令所有演习的官兵看傻了眼。天诛军中不乏有多年与西夏作战、有一定攻城拔寨经验的西军士兵,在第一眼看到这座巨大模型后,感慨万端地道:“当年咱们西军初上阵的新丁,若是在攻打敌砦时,有这样的模型演练,哪怕只试练上一回,都不知能挽回多少条好儿郎的性命啊……”
按照狄烈的命令,三大混成旅每日轮流抽调战兵营进入这个模拟“太原城”,进行实地攻防演练。从狄烈到各旅将领轮流到位观摩,然后根据每日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周而复始,而三大混成旅战士的攻坚水平,也明显提高。用西军老兵关忠勇的话来说,“这些兵,若是去攻打夏人的砦寨,当可一鼓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