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页

“呃,朱莉安娜,我有个想法,你说我们要是去了,不夺粮草,直接抓亲王忽必烈,蒙古军会不会投降呢?兵法有云,擒贼先擒王,你说我们要是把偷袭变成斩首的话会如何?”

赵伏波的主意,那是一会一变。当然在战场上的时候,他要是老能冒出这样的点子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能吗,去抓亲王忽必烈?当家的,他们可有30万大军呢,我们就真的能……”

不过赵伏波随即就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这个想法。倒不是不行,而是于长远目标来说不够好。这样的战术,赵伏波在欧洲以及阿拉伯帝国都曾经用过。面对对方的强势兵力,直击对方的领袖之所在,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在这儿不好,因为赵伏波还指望着。把蒙古人这30万大军都留在这儿,然后将来魏臻到时,从长安方向包围并全灭。杀光了这30万蒙古军队,相信解决蒙古帝国就容易多了!

第30章 不大能理解

嘉陵江在这一段形成了羊肠小道般弯弯曲曲的江流,倘若按照江流那样弯弯曲曲前行的话,道路的长短就会变成几倍。那些江流大约得有200余米宽,也让赵伏波他们打算走浮桥的计划告吹。虽然江水并不深,但马匹如果在这寒冷的冬季下河之后,则会非常容易得病。

不得以,赵伏波他们只好走在那些弯曲的江流最外侧的道路,虽然因此路途未免要远一些。不过此刻他们还在等待蒙古人的进攻,因此不像赵伏波最早计划时的那样,进行中路突击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这就让他们的奔袭,有些像是旅游了。每天完成了行军之后,借着傍晚大家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朱莉安娜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把脚伸进冰冷而又清澈的水里。大大方方的她,一点也不避讳赵伏波在一旁看。雪白的脚因为寒冷,变成了冷冷的红,但却显示出某种青春的活力。

“朱莉安娜,我们烧的有热水,你这样……”

对于寒冷,朱莉安娜可不像赵伏波这从小生活在中东的人那么敏感。“华夏军”的士兵在每天晚上会烫脚,可是她呀,就喜欢那冰冷的感觉。因此对于赵伏波的关心并不在意,相反她提的是一路上他们看到的情景。

“当家的,这里的百姓们是真穷啊!可我不明白,面对随时有可能来的蒙古人,他们居然不愿意抛下他们的家。而且……我的上帝,那也算是家么?”

在这里赵伏波他们一路之上也路过了几个小村庄,照例百姓们对于过路的军队,多少都是有些“效敬”的。一些粮食、肉类之类的玩意,摆放在那儿是希望过路的大军不要进他们的村子。

倘若进村子的话,就会发现那些不过是竹楼、竹房,而且家徒四壁。百姓们忍饥挨饿的同时,却还拼命守着那点种子粮,舍不得吃到肚子里去。但令赵伏波他们诧异的是,当他们提出让这些百姓们前往基地时,却为他们所拒绝。原因无他,一受到地主的阻止,失去了这些佃户他们难道自己有本领耕田么?至于百姓们,一是此刻出行,天寒地冻。家中虽然没有余粮,但搞些个米糠与野菜也能将就求生。

这是赵伏波最难以理解的事情,这里明明是大宋的鱼米之乡。四川天气温暖出产丰富,可百姓们为何却如此贫困呢。而且他们宁愿守着破家,对于自己的建议显然缺乏一种信任。这儿的百姓们,不似以前靠近城市的那样。听说过《华夏律》,知道他们将来会有一个新的皇帝。

最终赵伏波还是放下了这件事,他留下了一些军粮与马料。剩下的事情他同样无法解决,毕竟他率领的是作战部队,将来还是让接收小组来办这些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