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页

在月烈的肚子咕噜作响的时候随着声音,食物与几个穿着白褂子的人出现在她面前。这家伙在一辆6轮大车的后面,手中掂了个大勺子。车上则放着几只盖着盖的大桶,想来香味总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附近的士兵们在一阵哨子的声音下迅速列好队,人人手上都拿着个铁盒子。对于吃饭士兵们显然是满意的,最少从他们的神情上来看,食物总是受人欢迎的。土豆、玉米、蚕豆正在成为新的军粮,以替代大量的面粉与大米的高额代价。当车子刚刚停稳的时候,士兵们排成的长队立即就移动起来,他们手中掂着一个铁制的带盖的玩意。月烈亲眼看到一个士兵,只那么伸手一拉,那个家什就了模样。

不用问那就是军用饭盒,盒盖里固定着一把勺子与一双金属筷子,下一层是一个小盘子,再下面是盛装液体的深些的饭盒主体。士兵们拿着这些东西,排除来到炊事车边上。直到这时炊事兵才打开那些金属大筒的盖子,令月烈惊讶的是,一股热气也就冒了出来。

一锅是土豆泥与羊肉,看起来羊肉都被弄成了肉碎。当然那本身就被弄成了饺子馅一样的东西,以便于运输。而且与土豆泥混在一起的时候,也根本挑不出来。

士兵们交给掌勺的人几张小纸片,就得到了一勺土豆羊肉烩,另外就是半罐有红薯的玉米粥以及一人两个的馒头。一般来说,这样的食品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令士兵们满意的是,他们的军粮每天的主食都不一样。虽然材料都相似,但味道不一样对于士兵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了。

这时押解月烈的其他几个人以及她的大宛马,都已经用缆车运到了这儿。月烈正打算坐着缆车下去,押她的小兵官的一句话,却让她有一种高兴的感觉。

“回城得老久一段路呢,大家吃了饭走吧!这囚犯的食物,从我这里出吧!”

这是余玠从蒲金书那儿得到的一个制度,那就是一种新式的,相对公平的军粮供应制度。因为炊事兵,事实上并不是军队的人,他们是雇来的由蒲金书管理的人。士兵们拿的是饭票,送饭的人是认票片不认人的。至于想抢饭吃的人,都清楚蒲金书的手下都是狠人,最好的选择就是别惹他们!

第14章 用万为单位

有蒲金书与宋慈在这里,不得不说这里一切都在迅速变得美好起来。不但许多无家无业的百姓们闻讯来投,甚至有些人变卖了自己那小产业,整家都跑到此地。这让整个城市迅速热闹起来,而且随着城市的热闹,走南闯北的人也多起来。关于《华夏律》的好坏,同样随着他们双腿的移动,就传递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

蒲金书甚至可以从报纸上知道,自从这消息传播出去之后,许多人甚至卖掉自己的产业,弄条船就直奔济州岛而去。这只证明,吃屎和吃肉的区别,百姓们是懂得的。至于选择,等赵伏波率大军回来之后,咱们再说。

在这样一种变化之下,整个地区的所有人的精神面貌都为之一振。首先就是余玠手下的军队,进行了大大的整顿。最少从眼前分必军粮上没有人闹事,就看得出来这宋军里的风气,那是好的太多了。

当月烈拿着那个押解她的小兵官弄来的食物时,那股扑鼻的香气,让她这蒙古汗国的公主尚且要流口水,别说别的士兵了。也是,“华夏帝国”此刻掌握了世界资源的控制权利,就比如土豆、玉米、小麦等等粮食作物。他们的作法是把种子给各个盟国的农民,然后用原本就100倍暴利的工业品,以及工业品天然的剪刀差极廉价的收进来。所以别说供应一个大宋的军粮,就算是供应全世界对“华夏岛”的食品生产企业,也构不成什么太大的压力。

可叹月烈作为公主,在头次吃这土豆烩羊肉,就着白馒头与带红薯的玉米粥,居然让她——亲王忽必烈的女儿吃的津津有味。倘若她知道,这不过是“华夏帝国”里最下等的“出口式军粮”,不知道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此刻“华夏帝国”的百姓们生活,可以列为世界之最。前面说过,因为工业品、农业品的差别,“华夏帝国”的百姓们生活需要的金钱相当少。就拿孩子们来说,从入国立幼儿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是国家的义务。牛奶、面包、新鲜水果等等食物为基础,辅之以全世界最先进与最完善的教育。当然国立的问题在于,他们全都是周托制的,孩子们与家长一周一见面。

唯一的问题是,可能这样的学校管理太过于严格,而且很容易形成模式化的教育,不利于学者的增加。私人办的学校就要好一些,但同时又不享受国家的那些免费食物与校服。当有人担心,将来庞大的“华夏帝国”将如何达成这样的目标时,赵伏波倒是有信心的很。而且他的回答,也就说明了他的手段,我们姑且这样一听,只看他将来了是如何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