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周开荒大声答道,不过他也不再犹豫:“这帐等到了建昌要好好和狄贼算一算。”
“明天邓先生打算怎么说?”大家开始剃头的时候,李星汉问道:“我们该怎么和狄贼解释我们会突然来建昌。”
“我们什么也不说,就让狄三喜自己去猜吧。”邓名根据自己被误认为宗室的经验,要取信于人的关键不是自己说的多么逼真,而是不让人看出明显的破绽。邓名总结正因为自己坚决不承认是宗室,没有必要说清出身世细节,反倒让别人不会一下子发现自己真的不是宗室:“狄三喜可能会猜吴三桂通知了李国英。”
“这么快么?”李星汉还是有些缺乏信心。
“或许是飞鸽传书。”邓名笑道。
“昆明和保宁之间有飞鸽传书么?”不少卫士都出声询问,周开荒也跟着质疑:“就算有,为什么吴三桂会这么着急地通知李国英这件事?”
“这就是狄三喜的要考虑的事情。”邓名哈哈笑起来:“我又不会说是飞鸽传书,说了他就会和你们一样开始怀疑,我只说我是奉命从重庆而来就够了,让狄三喜自己去琢磨吴三桂如何和为何要通知李国英吧。”
“那我们是什么时候接到命令的呢。”
“他应该没有机会问这个问题。”邓名冷笑了一声。
……
建昌县衙,一个卫兵跑进来向狄三喜报告有一队清兵抵达城下,为首的人是个保宁千总,自称从重庆而来,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十九个随从,都是一色清军制服,看上去这队人至少一人双马。
“李国……总督这么急忙地派人来建昌做什么?”狄三喜一下子懵了,李国英给他的回信上根本没提到过这件事:“他们都说什么了?”
“他们什么也不说,说要见了您再说。”传令兵答道:“那个千总把腰牌给卑职看了下。”
“腰牌呢。”狄三喜问道。
“收回去了,卑职也不认识啊。”传令兵诉苦道:“为此还被那千总骂了一顿,说我看不懂还要看是不是皮痒了。”
狄三喜听的心里有气,不过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国英的回信虽然客气,但下面的清兵在他们这些投降者面前肯定会趾高气扬,狄三喜想通了这点就把自己的怒气压了下去:“带他们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