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页

戚继光两眼迷茫的望着京城,嘴里却是喃喃的说着,脸上一番想入非非之色。

在这个节骨眼上,戚继光竟然问自己这种问题,确实令朱珏有些着急,于是道:“朱珏十五岁便跟随将军征战。现在已经有十五年之久。将军何故突发此问呢?”

“嗯,十五年了,也就是说我的战场生涯也有二十年之久。大大小小的战役足足有上千场,然而今次一役,却是我生平最为郁闷的一场。”

戚继光不禁一番感慨。整个脸上充满了无奈之意。

回想起往日种种。戚继光不由地暗自神伤。

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此开始他的战场生涯。

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与倭寇在海上作战数百次,令得倭寇退居海上。

嘉靖三十……

这一幕幕的事迹无不令戚继光本人感到自豪,多少场战役之中,他都可以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进行战斗,又有哪一场不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可是唯独今番这一役,显得十分的窝囊。

等待时机,以备后援,这是战略上的方针,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眼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京城里的人更是苦苦支撑了有两个时辰之久,可以想象京城现在必定已经到了刺刀见红,血流成河的地步,而奋力抵抗严嵩大军的队伍必定也是死伤无数,节节败退,而相比之下,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如同硬生生被人摁住后颈,无法动弹一般,委实难受。

戚继光的郁闷完全写在脸上,朱钰自然明白,于是催促道:“将军,不能等了,下令。”

“可是军令如山,没有王爷的信号,我们又怎可……”

“将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将军要受军令责罚,那就又末将来领兵!”

朱珏恳切的说道,坚定的口吻,无不证明朱珏的果断和坚韧。

“不行,这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