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嘉靖一听,心中自然甚是欢喜,不禁胸挺的更高起来,笑着道:“呵呵,安南使节过奖了!不过使节说的也不错。我大明现下就是文人雅士居多,闲来无事便吟诗作赋,观花赏蝶,倒也是一种国泰民安的体现!”

嘉靖毫不谦虚的口吻其实就是在向安南使节施压,其目的是让安南使节明白现在所谓的东瀛倭寇也好。蒙古鞑靼也罢,只不过是一时小打小闹而已。影响不了大明现下的国富民强,所以你安南想要有什么动作,那绝对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正尧在一旁也连连点头,在主权问题以及外交方面,该强硬的就应该强硬一点,过于谦虚忍让,对方可能就会以为你好欺负,到时候气焰就会越发嚣张。

“嗯,没错!这次来大明小臣算是增长了见识!待小臣回去之后,定当向我王如实禀报,并举谏极力维护大明与安南两国的友好关系。”莫有为拍着胸脯说道,似乎是下了决心。

嘉靖点头一笑,随即转头看向正尧,道:“方才吟词之人就是李正尧吧!,你且过来。”

这个时候嘉靖还装作一副与正尧不太熟悉的样子,将正尧给招呼了过来。

正尧听到之后,立即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嘉靖面前。

“参见皇上,不知皇上召微臣前来所谓何事?”

嘉靖见正尧一板一眼的低着头对着自己说话倒是与平时不大一样,心里顿时有种乐滋滋的感觉,不过瞬间他又调整过来,清咳了两声,对着正尧道:“方才你所吟唱之词朕觉得甚是不错,然缘何朕没有在科举试题中看见你的名字呢?难道在科举考试之中你是胡乱作答的?”

其实嘉靖或许已经想到了什么,但是只是猜想,没有什么实质证据也不好说出来,于是趁着正尧方才又吟出一首词,便顺势问了出来。

确实如此,一个人能够在三四步之内就能够作出一首词,这绝对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要知道古之有“七步成诗”的曹植,那也是用了七步而且还是在有性命相要挟的情况下激发潜能所作出来的,而正尧现在却是如此的自然无压力,足以证明正尧是有真材实料的。

“回皇上……”

“回皇上!其实当时科举是由老臣负责的,其中缘由还是由老臣来作答吧!”

就在正尧想要回答嘉靖的时候,却被严嵩突然抢先一步将话给抢了过去,令正尧没有将话说出来。

严嵩此举无疑又引来一众疑惑的目光,这老头想要干嘛?

正尧也不禁疑惑地看着严嵩,心中嘀咕着道:“这个老狐狸,莫不是在科举之中做了什么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