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这点我还是知道的,不过要答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 ,这点倒是有些难,罢了罢了,就尽力而为吧!”
又看了看三张写了几个字的白纸,正尧不得不又一阵苦笑,摇摇头。随即,便挽起衣袖,磨墨,沉吟片刻,手中毛笔终于挪到了砚台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终于,正尧渐渐地,渐渐地开始了他的科考之路。
金秋时节,花香扑鼻,考场内外各是一番景象,倒是与往届科举会试比起来显得分外的与众不同。
第六十三章 太学楼科举会试(三)
对于四书五经,正尧其实并没有了解多少。不过在他潜心钻研了三个月之后,或多或少还是有了一些收获。死记硬背虽然也并不是正尧的强项,但是他却有自己的记忆方式,所以,当他捉笔答题之时,脑中已然有了一个大概,所以才会显得得心应手,如同行云流水。
三张试题,默写三篇文章,委实难为正尧了。不过,好在算是下了功夫,最后还是马马虎虎的给完成了。
“差不多了吧!呵呵,看来也没有多难才是!”
正尧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嘴角挂出了一丝笑意。
此刻已然临近夜深,虽然看不到周围其他考生的状态是怎样,但是依稀从木板间的缝隙中可以看到道道微弱的烛光,想来大家还在拼命的默写吧。
“大人!我要出恭!”
这时,正尧推开了自己座位上的门,举起出恭牌,认真的对着那监考官说道。
其实正尧也算不错的了,其他的考生,一天不知道要上多少次茅房,而正尧到现在已经一天了,才第一次叫出恭。当然,或许是因为正尧太过专注投入,所以才能坚持如此之久。
“哦?”监考官却是突然怔了一下,不知怎地,每当正尧有所举措的时候,这个监考官看起来都总是慢了半拍一样。不过稍作调整之后,他又平复过来,抿嘴一笑道:“看李公子如此轻松的样子,想来答题很是顺利吧!嗯,那老夫就陪你一同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