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王爷,草民姓李名和,字正尧,乃是建文时期大将军李景隆旁系子孙。只因当时高祖父曾经犯错,我李家便五代不得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
正尧一五一十的说了自己的身世,其中自然不乏委屈之意。料想自己的父亲,爷爷,太爷爷,哪个不是饱读诗书的有识之士,可是偏偏碍于朝廷的一道禁令,导致李家没落了五代。
“哦?你是李景隆之后?”靖王轻轻抚了一下浅浅的胡须,眼珠一动,怔了一下之后,若有所思的说道,“想要考取功名为国效力是好事,本王答应,若是你真有真才实学,朝廷定然会重用你的。”
“是!王爷。”
靖王再把目光放到了柳彦的身上,停留了足足有五秒左右,才缓过神来,“你就是柳彦吧!本王对你也早有所闻,不错,你家里现在还有谁?”
柳彦也不曾想到靖王会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于是道:“回王爷,柳彦自小在一次船难中失去了父母,所以,到现在为止,柳彦都是孤身一人。”
柳彦的话中难免有忧伤之感,或许这一问触发了内心深处的硬伤吧。
“哦,本王不知还有此等事,罢了,你们且先下去吧,其他事我自有安排。”说完,靖王的眼神之中竟然闪出了一丝失落的眼神,继而又转瞬即逝,不过这却让正尧正好看在眼里,心里倒是很是疑惑不解。
“是,我等告退。”
第十三章 春风为题斗文采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大部队也都逐渐赶了上来,直到滴漏走完,时间到,第一阶段的比斗算是完结,统计了一下,足足有三十二人完成任务,其中自然包括正尧、柳彦以及那个矮胖子,当然,那最为阴险的关震更加不用多说自在其中。
“柳公子怎么也跟那个呆子一起疯啊!他不知道王叔的脾气向来都很古怪,若是说错话了,别说不能拿到举荐信,甚至还会被给予一个永不录用的下场。呆子,可恶的呆子!”
宁安看在眼里,气在心中。只见方才正尧三人像蛮牛似的冲向主席台,具体说了些什么也听不见,这让她更加的心急如焚。
“我说小姐啊,你就不要在这里瞎操心了,以柳公子的聪明才智,怎么会做出这种不智之举呢?而且我倒是觉得虽然那个被你称作呆子的人是有点可恶,但是我想他也有几分聪明,应该不会乱来才是的。”
小曦分析的倒是很不错,不过却遭来宁安的一副白眼。
“好!本王宣布,本次通过第一阶段测试的共有三十二位才子,他们分别是:关震、李正尧、柳彦……”靖王端起茶盅,饮了一口继续又道:“接下来,便是本次大会的第二个环节,文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