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夏军已经推进到松巴海峡附近后,貌似中立的葡萄牙人认为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全面失败已经成为定局。因此,为了不让华夏获得撕毁《凌牙门条约》的借口,不再骑墙的帝汶管领便以中立为名,将正在古邦港休整的荷军舰队驱逐出港。
古邦原本是荷兰人的地盘,当初是作为拉拢对方的砝码转让给葡萄牙人的。如今却被往日的盟友所驱逐,这让荷兰人不禁怒火万丈。然而此时若是与葡萄牙人翻脸的话,或多或少会给爪哇舰队带来一些损失,这是大敌在侧的荷兰人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兰德生中将还一众荷兰船长们还是忍住了报复的欲望,率舰队离港而去。
离开古邦港之后,爪哇舰队高层发生了一次争执。部分船长和指挥官认为不能继续东躲西藏下去了,只有举行海上会战才能改变眼下不利的局面;而另外一部分指挥官认为,夏军的力量庞大,单凭以武装商船为主的爪哇舰队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因此为了保全实力,应该立刻退往斯里兰卡和印度。
说起来,后者的建议才是正确的,但这个时代并没有所谓“存人失地、人地两存”的战术论述,因此遭到了相当多的荷兰船长的批驳,而兰德生中将也表示反对,认为一旦放弃东印度群岛,联合东印度公司会为之破产不算,丢下巴达维亚不管也不符合骑士守则。
兰德生中将的意见压倒了撤退派的言论,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打了,可该怎么打呢?是杀回爪哇还是进攻香料群岛的夏军水师?还没有做出决定,飘在萨武海上的荷军便与护送陆师进攻阿洛岛的夏军分遣队撞倒了一处……
第633章 夏荷战争(六)
由于要封锁巽他海峡保护通往爪哇本岛的海上交通线,因此东天竺水师实际上是处于分兵状态,前往萨武海护航的分遣队只有六个巡洋舰分队、四个巡航船分队总计二十八条战舰和二十四艘信报船,可谓力量有限。
幸好荷军爪哇舰队的实力也不强,算上接收苏拉威西海海战幸存的两艘四十门炮战舰及三艘武装商船在内,荷军主力战舰也不过与夏军一样只有二十八艘,只是武装商船的数量多达三十四艘,比夏军信报船多出十艘,略占优势,但关键的战列线炮船的数目却不足夏军巡洋舰的三分之二,因此双方实际上是势均力敌。
既然是势均力敌,战斗就相当的激励。荷军固然是没有退路,夏军也不想让同僚专美于前,双方都打出了自己现阶段最佳的水平,到处都是冲天的水柱和浓烈的硝烟,整个大海仿佛印度神话中被天神和阿修罗搅翻的乳海一样,充满了致命的威胁。
从苏拉威西海海战幸存者口中得知夏军战术的兰德生中将很快将整个舰队分成战舰队和辅助舰队两部,分别迎战夏军,希望能在己方主力牵制夏军主力的同时,先利用优势的辅助舰队获得胜利。然而兰德生中将显然没有想到,尽管荷军武装商船一度以数量压制了夏军信报船,但夏军依旧凭着远较荷军武装商船坚固的船体及较快的船速与荷军周旋。因此,荷军武装商船一时无法占到真正的上风。
战到当日未时三刻,荷军三十四艘武装商船中沉没了七艘、焚毁了六艘,另有四艘重创,船上水手伤亡更是超过千人;夏军方面也有十四艘信报船损毁沉没、近九百余名水手伤亡;可以说,双方都是血流成河。
双方轻型船只不分高低还在继续缠斗,主力战船队的交手却有了结果。
截止到当天酉时初刻,夏军主力舰队共损失四等巡洋舰一艘、巡航船六艘,另有一艘三等巡洋舰和四艘巡航船重创,二千一百余名官兵伤亡;荷军方面则损失二艘战列线炮船和四艘小型战舰,另有一艘战列线炮船和七艘小型战舰重创,伤亡水手二千四百余名。
就交换比来看,双方也只能说不分胜负,然而荷军战列线炮船数目有限,损失三艘等于损失了三分之一强的战力,而夏军损失两艘巡洋舰后依旧还有十艘可战,因此于大局无损;而且在巴达维亚、泗水等重要港口或失陷或被封锁后,荷军受创船只无法大修,损失几乎无法弥补;因此,从战略上来看,荷军已经彻底失败。
好在此时太阳已经落于海平面以下,双方无法继续交战,兰德生中将这才借着夜色,得以脱身。至于损失同样严重的夏军一时也无力继续追击,只是派出一艘状况尚且可以的巡航船向巽他海峡一线的水师主力报告状况,其余能就地修理的就地修理,不能就地修理的,只好蹒跚的带着伤员直接开往葡属帝汶岛休整。想来,墙头草的葡萄牙人绝不敢向拒绝荷兰人一样,拒绝夏军水师的进驻。
说实在的,仗打到这个份上,联合东印度公司距离彻底失败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只是荷兰人不敢服输,因为一旦服输,整个联合东印度公司就必然遭到破产的灭顶之灾,所以只能咬牙坚持下去,寻求一丝可能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