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在宫人中找一名姿色中上的给欧阳和送去,就说关老爷知道他身边没有暖脚的,特意送给他的,权当作今日一曲的酬谢,请他万万不要推托。”
“是,奴婢这就去办。”内侍刚想转头,忽然想到什么。“王上,万一此人推托怎么办?”
“那就你安排人拉他去嫖妓,看看他到底行不行,要是郡主下嫁后守活寡,孤就活剐你。”
冰冷的话让内侍浑身一激灵,还没等他表示决心,郑克臧又道:“记得安排一个处子给他,要是惹上一身病,你也自己去死吧。”
“是!”
第406章 和议(三)
康熙三十七年,明泰顺元年三月初一,清郑之间的秘密谈判移师息县举行。
清廷的代表依旧是内务府员外郎苏克哈图,郑藩的代表则因为清廷方面要求对等以及郑克臧不愿意让自己的候补女婿背上汉奸骂名而改由内务厅调查处的一名从五品襄办出面。
“田大人,本官奉命向贵方提议。”会议伊始苏克哈图便提出一个议案。“双方且各自从朝鲜撤军,朝鲜内部纷乱、两主并立之局面,由其国中自处,贵我均不得插手。”
年前清廷已经正式下达在今年实行火耗归公的政策,但是一方面由于国土大半易手,因此即便推行火耗归公也无法填补财政上的缺口;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地方官吏对实行火耗归公政策的积极性,清廷还得效仿郑藩职务津贴发给各级官员一笔养廉银,因此推行火耗归公政策的收益也不如之前预算的那么高。
在这种情况下,以阿兰泰为首的满洲大员试图用驱赶汉军旗出旗的方式减少国家支出。
然而对于身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康熙而言,虽然出现了岳升龙这样的“旗奸”,但满人在维持了对中国五十余年的统治后,其基础非但不能说已经深厚的不需要汉奸助力了,反倒是相对庞大的汉民人口来说依旧过于浅薄了。
正是鉴于这样的局面,康熙不但不能把尚有几分忠心的汉军旗驱赶出旗人的行列,反而更要用抬旗的方式,把某些坚决要做奴才的汉奸从汉军旗中抬入满洲各旗。
旗人的数目不减反增就意味着财政上的缺口越来越多,基于沉重的经济压力,康熙被迫不顾大多数汉臣的反对,立刻推行摊丁入亩,试图用银两折算劳役的办法,解决财政危机;
同时康熙也不得不停止大多数的军事行动和修河、建堤等一应工部事务,以尽量减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