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阁老,此事不可同日而语。”郑克臧淡淡的回应道。“当年祖父大人是犯了轻敌之错,而今日孤却是准备以快打慢,抢在清虏反应过来之前动手,断不会给清虏以固守的机会。”说到这,郑克臧补充道。“职方司费尽千辛万苦打探到清虏的虚实,应天万人、镇江六千、杭州一万,苏州因为鞑酋康熙亲在所以有二万人,如此兵力本藩足以逐个击破。”
“主上,虽然鞑酋康熙把身边的禁旅八旗分遣回北地消夏,但是轮戍的大军指日就到,一旦本藩顿兵于金陵坚城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啊。”洪磊坚持着自己观点。“臣以为攻打桐山虽然只能暂缓一时的危噩,但总比把全部军力至于险境要好。”
“洪阁老此言大谬。”边上的林贤看到郑克臧的表情不悦,立刻站出来驳斥着洪磊。“以下官浅见,只要本藩的水师尚在,哪怕将陆师打光了,清虏也绝无跨海之虞。既然如此,为何不奋力一搏,如此即便不能一举扭转乾坤,也势必打乱了清军的步骤。”
“你是何人?”洪磊瞪了林贤一眼。“一介降将而已,说你居心叵测还是轻的,还敢在此大放厥词。”林贤自是不敢跟这位老臣顶嘴,只好默默忍受着洪磊的羞辱,但洪磊似乎还不罢休,骂完林贤之后,转身向郑克臧进言道。“臣请诛这个奸佞。”
“洪阁老,够了。”郑克臧脸色阴沉至极。“此方略与林卿无涉,所以大可不必责难之。”郑军中的降将、降军委实不少,要按洪磊的意思,郑军不战就要垮了,因此郑克臧说什么都不会采纳洪磊的建议的。“还是就事论事吧。”言罢,郑克臧命洪磊坐下,随即向另一边的柯平等人望去。“柯卿这边有什么主张吗?”
和洪磊这个名义上的元辅不同,柯平才是明郑政权中实际的首相,对于郑克臧有意避开洪磊的作法,柯平犹豫了一下,探问道:“攻打桐山或可以直接从东宁转运,可若是攻应天,海路漫漫,又如何予以补给。”
“揭阳伯已经在大衢山都督府建筑了二十余处仓屯,足足储备了五万大军半年的食用。”在郑克臧的示意下,左副总参谋事孙有劳做了回答。“此外北方舰队的主力也大半收了回来,届时他们将和舟山分舰队等部一起充当快速转运的责任,以确保向东宁向江南供粮。”
大都督府仓储转运经历司司官、太仆寺少卿掌寺事李景立刻插嘴问道:“那一旦进入风期,又如何保证海上的输运不至中断呢?”
军务经历司司官、兵部左侍郎掌部事林珩回答道:“届时江南的夏粮已经收上来了,足以应付战事的需要。”
“想当然尔。”营田经历司司官、户部左侍郎顾同山撇了撇嘴。“且不说短短数月能否击败应天、镇江、苏常、松嘉等地的清军,控制整个苏南浙北,只是战火一起,必然抛荒严重,届时即便还有产出也全部落到本藩手中,这粮食也未必足用。”
“日本、朝鲜已经同意向本藩赊售粮食,”通商经历司司官、鸿胪寺少卿掌寺事林维荣信誓旦旦的保证着。“广南、真腊、暹罗也同意加大向本藩出售粮食,因此即便江南饥馑,本藩仍有足够余力保证军粮。”
“日本朝鲜同意赊售粮秣倒也好说,可从广南、真腊、暹罗、呔泥等地购买粮食的钱呢?”支度经历司司官署户部又右侍郎的柳崇惜脸色铁青。“连年征战再加上之前借日本人的钱要还复本利,藩上已经精穷了,又拿什么来采买各国米粮。”
林维荣颇有些不满的反诘道:“主上的种蚌得珠法不是每年都能采到数石珍珠吗?怎么又说没钱了。”
对此柳崇惜当仁不让的反击道:“林大人不知道物以稀为贵吗,珍珠多了同样也不值钱。”
“好了。”郑克臧实在听不下去了。“孤让你来讨论出战方略的,不是来听你们拌嘴的。”郑克臧其实说得没错,军粮的问题不单单是出击江南会遇到,就算只选择保守方案,郑军同样需要吃饭,因此并不是选择的关键。“郑卿你的意思呢?”
郑斌的吏部尚书一职看似位高权重,但事实上只是一个虚衔,不过这也合了他的心思,此刻郑克臧问起,他更是双眼微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主上早有完全打算,臣只要俯首听命即可,别无其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