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这个柳崇惜就不知道了,他支吾,郑克臧也不以为意。等到一行人走到社番的摊前,郑克臧仔细看一看,除了几张破损的鹿皮以外地上就再也没有只得称道的东西了。

郑克臧探问着眼前的平埔社番:“鹿现在怕是杀的差不多了吧?”

“回这位公子的话,鹿确实比以前少了,但还能打到。”这位平埔番的闽南话说的很流利,显然跟汉人的接触很深。“不过说不定就哪一天打光了。”

“那以后鹿都猎光了,那怎么办?光靠种田能养活全家吗?”

“跟你们汉人学种田,田里的产出已经比以前高了许多,不像以前,不打猎社里就活不下去。”平埔番语气平静的阐述着。“而且就算不打猎了,还可以跟山上的高山社做买卖。”说着,此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袋子。“这里有些金砂就是跟山上交易来的,你们要不要买些?”

郑克臧接过袋子,将金砂倒在手掌中,金砂的数量不多,拢总只有十几粒而已,郑克臧有心成全他,便问道:“怎么卖?开个价吧。”

“五个这样的袋子装的盐。”出乎意料,平埔番的开价并不很高,以郑克臧的眼光都能看出来,这些金砂远远超过两斤盐的价格。

“给他!”郑克臧命令道,侍卫从怀里掏出一把碎银和铜钱递了过去,平埔番数了数,把多出的部分退还了回来,郑克臧想了想让他留下,随后取走了等值的鹿皮。“世人都道台湾的鹿皮做铠甲最好,可是余这边有鲲皮,有鲨鱼皮,未必比这鹿皮差了。”

“世孙说的是。”柳崇惜附和着。“只是台湾没有制革的好碱,所以做不成好皮甲。”

“所以说,什么都要进口。”被柳崇惜这么一提点,郑克臧不由有些心疼的说道。“浪费的可都是钱呢……”

第064章 筑砦和修路

“武平伯,下官奉命从台湾调来水泥八百石、工匠二十人,协助武平伯修筑浔尾寨。”

所谓浔尾就是集美,同安最大的河流东溪在此入海,形成的广阔海湾被当地人称浔江,浔江西岸延伸至集美已经是末尾,顾名浔尾,而集美一词正是浔尾的闽南方言白读谐音而来的雅称,这两个词从明代开始就可以互换使用。

“二十个工匠?”刘国轩冷冷的看着面前的工部都事。“集美与厦门高崎隔一水咫尺相望,癸卯年(注:永历十七年,1663年)北兵从此跨海登岛,如此要津之地,工部只调来区区二十名工匠,难不成李景李大人想投敌卖主?”

“武平伯言重了,单凭二十名泥瓦工匠自是无法筑砦的,但他们都是这几年用水泥修路筑桥的老手,是大匠。”虽然面对扑面而来的杀气,但工部都事却丝毫不为所动。“只要武平伯这边再调派些力工打下手……”

“只需力工打下手?”刘国轩截断了对方的话,直接诘问道。“这要多少力工?莫不是本帅将全军都调给你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