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

晚明[校对版] 柯山梦 1971 字 2023-03-16

梁廷栋躬身表示清楚,温体仁叹气道:“多事之秋,世事维艰。现在老夫也有些看不明白那位陈总兵,本兵以为,陈新能来京师么?”

梁廷栋想想后坚定的摇摇头,“他不会来,陈新行事一向谨慎,下官如今想来,当年陈新在兵部大骂崔呈秀,看似凶险非常,实则其时局势微妙,陈新是看准了时机,比那些御史还先一步抢了名声。此人打仗喜亲临战阵,但据下官所知,他每次出行皆护卫重重。老先生说了,这是多事之秋,他不会来京师的。”

梁廷栋说完就低眉顺眼,他方才思索后,确实也认为陈新不会来京师,此人既胆大又谨慎,作为登州的组织核心,他不会轻入险地,朝廷或许不敢明面上对付他,但一旦人到了京师,就会有很多其他手段可以对付,比如封个虚衔扣留、路途中截杀后嫁祸匪贼之类。

皇上或许是想扣押陈新在京师,然后接受登州镇的庞大军力和财富,这招对付普通的总兵可以,但对祖大寿和陈新这样的集团势力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登州的军力是陈新最重要的筹码,也有自成体系的民政,他比祖大寿更强的,是有一个庞大的商社,这是个隐形的巨大势力,与各地官场商场盘根错节,仅仅对付这个商社已是不易,两人都是在去年的粮价哄抬中重新评估了陈新的力量。力量就是外交,温体仁此时借梁廷栋传信,也未尝不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温体仁踱了几步走到窗前,出神的看着前面的窗纸,口中喃喃道,“多事之秋,多事之秋。”

第三十章 燎原

“杨司长,朝廷要更换王廷试和吕直的事情,有什么新的消息。”

登州总兵府,刚刚回来的陈新对面前胖胖的杨云浓问着,屋中还站着一个刘破军,是跟随陈新从金州回来的。

杨云浓恭敬的道:“陈大人,王廷试自己派了人去京师活动,咱们的人没有与他通气,如今是各干各的,据宫里的消息,皇上是决心将他调走,只是去哪里还没有想定。王廷试因着咱们登州的军功,已经到了太子少师,以前又是兵部侍郎,加之有知兵之名,便不可能调往南直隶闲置,若是要调往他处,便只有总督、督师或尚书。”

陈新沉吟道,“兵部尚书是梁廷栋,他有军功摆着,皇帝是换不了的,王廷试换去兵部,也要与我登州打交道,皇上还是不放心。那就是说,最大的可能是宣大、蓟辽总督、蓟辽督师这三处。”

杨云浓低声道:“还有可能是陈奇瑜这样的五省总督,总责剿灭流寇。”

陈新点头道:“是有可能,这个位置让王廷试坐的话,还够王廷试头痛的。”

此时的流寇已经四处纵横,战火扩散到了湖广、四川、河南等地,河南是个大的火药桶,给流寇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湖广虽然条件比河南稍好,但压迫同样严重,流寇的到来破坏了生产生活的基础,制造了更多走投无路的流民,流寇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

崇祯七年年中的时候,总督五省兵马的陈奇瑜定下四面围剿的策略,此时朝廷威望犹在,明军的执行还算得力,几番攻击之后,最大的一股农民军进了车厢峡,其中包括张献忠、李自成、张妙手等人。

明军和地方的民勇堵住了出口,流寇缺衣少食兵甲破败,明军只需要围困就能消灭这股流寇主力。跟前年渑池横渡黄河一样,张献忠等人故伎重演,给明军各级军官行贿,表示愿意投降。陈奇瑜在陕西与流寇交战多年,少有败绩,从延绥巡抚升上了五省总督,头脑其实是非常精明的,假投降的把戏也看过无数次,但这一次他没有经住手下将官的说项,同意接收流寇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