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胡亥很难得的早早穿好衣服,准备好好聆听一下司马欣从前线带回来的重要消息。

然而,他最终等来的人不是司马欣,而是中丞相赵高,中丞相即中车府令与丞相两职相加,这两个帝国朝堂上最重要的位置都被赵高一个人占据,意味着赵高同时可以在朝廷和禁内掌握大权,他的权势已经再没有人能比得上了。

“皇上,这么早急召老臣前来,不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赵高恭敬的行罢臣子的礼节,摆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这时他已得到了司马欣在皇宫外面受阻的消息,一切大局已定,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至于那个差一点坏了大事的内婢,早在一个时辰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形神俱灭,这年头以赵高的手段,让一个下人死还不是轻而易举之极的事情。

“丞相,我听人说前线战事不利,北方军团损失了十多万精兵,就连王离将军也被叛军俘虏了,不知有没有这件事情?”胡亥一脸困惑的问道,自打他出生以来,凡是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大秦雄师高奏胜利战歌的消息,至于败仗——,在胡亥的潜意识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第九十三章 耿耿精忠

“皇上,老臣正好要向你禀报这件大事。不错,十二月间,在巨鹿我大秦的北方军团确实战败了,而且败得很惨,只有一部突出了重围,对这件事皇上可能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说什么老臣隐瞒重要军情不报,督战不力等等,关于这些个‘过失’是老臣的责任老臣决不推脱,就算皇上今天罢了我的职也没什么怨言。只不过,老臣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替皇上您担心呐,老臣是看着皇上长大的,这一离开实在是舍不得——!”

赵高说得声泪俱下,红肿的眼睛里分明有泪光闪动,这一刻的赵高,样子像极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用自己的羽翼护佑面前的‘儿女’。

胡亥瞧着赵高这般‘可怜’的样子,顿时勾起无限的回忆,于是乎赵高的种种好处也就接二连三的浮上心头,若不是赵高的周密计划,这个皇位岂能轮得到他胡亥来坐,若不是赵高千辛万苦的铲除扶苏和诸公子的势力,他这个皇位岂能这么稳当?

“丞相,你尽管放心好了,我什么时候说要罢你的职了,我只是忧心国事罢了!”胡亥整了整衣冠,难得的一本正经的安慰道。

‘忧心国事’这四个字从胡亥的嘴里说出来,当真是稀罕得不能再稀罕了,早就摸准了胡亥性子的赵高当然没有辞职的打算,他不过是在施展‘以退为进’的策略罢了。

退——,撤退之后自然就是大踏步的前进。

“老臣谢皇上恩典,国事甚忧,这都是老臣办事不力的错。其实,巨鹿战败并非老臣有意欺瞒,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一场失败在老臣看来,并不是将士们作战不努力,也不是朝廷粮秣辎重供应不及时,而是大将军章邯胆怯怕事、畏缩不战所致,先前老臣瞒着皇上不报,实是想给大将军一个机会,希望他能率领将士勇挫叛军,替我大秦剿平乱贼,可是,时至今天,大将军却在棘原拥兵自重,还与那项羽眉来眼去,屡有书信往来,这还不算,他——,他竟然还派人来诬蔑老臣的一片忠贞赤子之心!”

赵高话到此处,已是伏在地上不能自给,瞧着他般‘孤胆赤忠’的模样,本就对赵高信任有加的胡亥哪里还会怀疑他这番话的真假。

“是这样呀,原来是朕错怪丞相了,哪个——,哪个长史叫什么马的,我也就不去见了,一切还都由丞相处置好了!”胡亥长长的打了一个哈欠,难得的一次早起让他很不习惯,往常的这个时候,他都是暖暖的躺在锦被里面,旁边美人相伺、好不旖妮舒适。

“谢皇上!”赵高缓缓起身,光洁的脸上闪过一丝极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一时,他的心中已在盘算着怎么样把章邯在咸阳的势力一网打尽了。哼,章邯,做了大将军就得意忘形了,是不是忘了在朝中做‘少府’时的穷酸了,妄想要扳倒我赵高,你还太嫩了点!这一次,可是你先惹到我的,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