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这个,涉间宁肯背负败仗撤职的责任,宁愿冒与大将军章邯反目的风险,也要将剩下的二万多北方军团精锐士兵留在雍丘。
至于朝廷,对于巨鹿战败的责任追究当然也行动迅速,深居宫中不理政事的胡亥这一回也难得的一次上朝了,对于这位荒淫皇帝的质问,已经完全掌握了朝堂大权的赵高一脸的不耐烦。
皇帝既然已成傀儡,那也就没必要尊重了。
如果不听话,换一个就是了。
依丞相赵高的想法,章邯——,作为帝国征讨军的统帅,朝中反对势力的幕后主使,这一场大败的责任自然是难辞其咎的,趁这个机会正好将他一举拿下,然后再换一个听话的将领统率军队,那样的话,这大秦的一切就真正都由姓赵的说了算了。
不过,章邯手握重兵,这撤换的命令只能暗地里进行,否则一旦激起兵变就难办了。至于其它的军中将领,赵高暂时还没有动的打算,就算再急,赵高也明白饭要一口口吃的道理,于是乎,在得知了涉间生还在雍丘的消息后,赵高就命令亲信杨熊连夜赶到涉间营中,试图说服这位老将投靠到自己麾下,拉拢涉间的目的就是要揭章邯的短,找寻证据好扳倒章邯。
然而,杨熊努力了半个多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作为蒙恬的部下,涉间对于赵高根本没有什么好感,杨熊在涉间处没有得到一次好脸色,遭到奚落的杨熊马上在上奏中对涉间连连‘恶语’相加。
随后,涉间被降职,由偏将军降为一名都尉,若不是怕激起北方军团将士哗变,杨熊这个小人都有将涉间直接押送到咸阳受审的念头。
第八十四章 狼子野心
博弈和暗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对于赵高和章邯这两位大秦朝最有实力的大人物来说,更是这样。
他们一个控制皇帝并掌握着朝中大权,一个手握重兵威名远扬,在目前均势的情形下,哪一个想要击倒另一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基于上述原因,赵高虽有撤换章邯的心思,但他却不能光明正大的颁布问罪的诏令,皇帝的御诏自然是由皇帝亲自拟定,这方面倒用担心,胡亥这个败家子皇帝对朝政不感兴趣,御诏也早由赵高这个丞相兼老师代劳了。
要扳动手握二十万重兵的章邯(原先征讨部队十万余众、北方军团在邯郸会议后一分为二,十万精兵围困巨鹿,另留十万兵士驻扎棘原),就需要寻找这位帝国大将军作战不利的证据,在这方面,巨鹿的大败无疑是最好的一篇文章。
在参与巨鹿之战的北方军团的将领中,苏角战死、王离被俘,剩下还活着的也就是涉间了,所以,在得悉了涉间被傅戈救到雍丘的消息后,远在咸阳的赵高就急急的指令杨熊来游说了,这一场游说行动的中心目标是涉间,以涉间在北方军团中的威望和资历,虽不能说一呼百应,至少也能鼓动起大多数的士兵。
在游说涉间的同时,杨熊这位被刘邦打得抱头鼠窜的帝国‘名将’还乘着傅戈病重不醒的当口,兴致高昂的带领着一众亲信进驻北方军团军营,并明目张胆的开始对将士们实施‘攻心’战术。
朝廷中的变故章邯岂会不知,自打知道丞相李斯被赵高清除之后,章邯就愈发的小心谨慎,他一面让司马欣留驻朝中继续打探消息,另一面也抓紧时间拉拢重要的将领。所以,棘原方面当下也不甘示弱。就在杨熊抵达的第二天,赵无咎借慰问傅戈病情的机会,也来到了雍丘城,他主要的任务是向涉间传递消息,并希望他能带领北方军团剩下的这二万多兵士到棘原去投奔章邯。
在重压之下,章邯自是希望涉间这个重要的人证投靠到自己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