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旁边的额国舅爷似乎是为了证明萧皇后的话的真实性,萧皇后边说的时候国舅爷就在一边抽泣着,相当的伤心。

萧守仁就有些无语了,死的可是自己的亲人啊,是自己的爷爷啊,自己都没有怎样,这两位怎么就哭起来了呢?

李世民稍微有些失望,觉得是自己想多了,萧守仁身上的东西也许只是萧皇后当年送给萧家的,萧家又给了萧守仁,萧皇后和萧守仁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萧守仁自然也就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了。

虽然说萧守仁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但是李世民还是很高兴,因为虽然如此,但是自己的目的已经是达到了,等下自己提出要求的时候萧皇后答允的希望是相当的高的。

“娘娘请节哀,死者已矣,以往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啊!”李世民对着萧皇后说道。

李世民这话非常的讨巧,看似是随意的一句话,可是却把萧皇后的注意力都投到了萧守仁的身上来了。

以往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说的相当的好,一下子就让萧皇后想到了萧守仁,是啊,萧老爷子已经是不可谏了,但是萧守仁这个后辈确实犹可追的啊!

萧守仁在李世民的话一出口的时候心中也是一惊,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这么会讲话,以前还真的是没有发现。

但是李世民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呢?萧守仁微微一思考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第二百一十八章 晶莹剔透小玉佛(上)

已往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其实最先是楚国一个装逼的人对着孔夫子说的,原话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后来陶渊明借用了这两句,写在归去来兮辞当中,用来明志。

李世民在这个时候说出这话,真的是恰到好处,这两句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说的再明白一点,那就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李世民的话无疑是在提醒萧皇后和国舅爷萧瑀一件事情,萧老太爷已经过了,但是萧守仁还在啊!

国舅爷萧瑀本就是极为聪慧之人,闻弦音而知雅意,立马就知道了李世民话中的意思,只要是对李世民熟悉的人就知道他那极为有名的一句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句话里面的诚臣说的就是萧瑀了。

虽说此两句诗为古诗,非李世民创作,当年杨素替刚即位的杨广平皇弟杨谅造反,杨广写给杨素的“感谢信”里也引用这两句诗。可是这也简直说明了国舅爷萧瑀是个怎样的人物了。

萧皇后和国舅爷萧瑀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顿时振奋了一下,放佛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双眼里面也是开始冒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