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长孙无忌脸蛋儿被萧守仁这么一笑更红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卧佛像前山雨中,人面桃花相印红。无忌见佛心动否乎?”萧守仁赢了,自然是可以继续拿长孙无忌脸红一事打趣了。

长孙无忌此刻是相当的无语啊,萧守仁的嘴一开一合,满嘴吐出来的都是笑话自己脸红似女子的话来,但是自己却是只能默默听着,因为唯一可以扳回来一局的机会自己已经失去了,输了,只好听之任之了。

“见佛一脚横陈路间,日晒雨淋,终不退缩,由此思己,甚至感慨,羞愧至极,小甘罗幼年拜相,霍去病十八扬名,想我长孙无忌七尺男儿,生不能为国尽绵力,死不能为家添光辉,真的是生死无用之人啊。”长孙无忌抬头看了看前面的佛脚之后发出感慨到。

萧守仁也就是开玩笑的说说而已,没想到长孙无忌却是从那从不退缩的佛脚上面想到那么多,长孙无忌是想到了自己在父亲之后自己一直表现出来的懦弱,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为自己空负一身的所学感到羞愧。

“无忌之大才必定是能德遇明主的,有道是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日。”萧守仁拍了拍身边长孙无忌的肩膀说道。

“嗯?是金子终会发光?”长孙无忌虽然明白萧守仁这句话的意思,只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新奇的说法而已,所以感到新奇。

“哎呀,其实跟那些古句是一个意思的,只是为兄因为为了让人容易理解所以就改动了一下,大家都喜欢金子嘛,说金子就好多了,容易理解多了,如果换成是大鹏鸟,跟别人说什么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别人也听不懂啊。”萧守仁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话太过于超前了,所以只好出口解释一下。

虽然后面这句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要到唐朝才会有,但是想说出来完全可以理解成是庄子的逍遥游里面理解出来的意思。

“呵呵,萧大人当真是好才情,从逍遥游里面竟然是悟出如此道理,萧大人说的非常的对,有时候真的是缺少一阵风而已,缺少周公瑾火烧赤壁的那阵东风,一旦风起,则如那齐国三年不鸣之鸟,则如那齐国三年不飞之鸟,一鸣惊人,一飞冲天!”长孙无忌的糟糕心情一下子就被萧守仁富有鼓励性质的话语给扫空了,心情大好。

“就该如此想法,想当年姜尚八十多才得遇文王,有道是大器晚成,这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多了,经验丰富了,做事情就会越是成功,年少有名之人众多,可是能的善终者凡几?”

萧守仁最后的这些话很有道理,一针见血讲到了长孙无忌的心坎上面来了,萧守仁说得很对,就拿那小宰相和少将军来说吧,甘罗年少有名,可是可得善终否?霍去病十八扬名,但是连二十岁都没有到就去领阴兵去了,姜尚助武王伐纣,虽八十六封帅,但是却是善始善终的。

“别想那么多了,我们转过去看看大佛吧。”萧守仁拉着还在沉思的长孙无忌说道。

俩人已经是不知不觉到了大佛脚下了,大佛是依山而卧的,正好在拐角处,所以这时候他们只能见到那探出来的一只佛脚而已,如果要看到卧佛的全貌,那得从山路拐角处转过去才能看的全。

一拉一带之间长孙无忌已经是从沉思中醒悟过来了,冲着萧守仁点了点头,然后跟在萧守仁后面从山路拐角处过去。

盯着萧守仁的背影长孙无忌心中没来由就产生一种崇拜感,萧守仁年纪也才二十七八的样子,三十而立之年尚未到,已然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坐上了鸿胪寺少卿的位置,京中这些天还在传,说是萧守仁回来之后还有封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