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猎明[校对版] 青铜人头 1535 字 2023-03-16

对高原来说,孙可望是陈留成军以来的最大挑战,是一块磨刀石,是检验前一段军训成绩的考卷。

“诸君,敌人很强大呀。孙可望两万,张献忠四万,都可以号称三十万了。”高原环视屋子里的众人,“今天叫大家来,就是想议一议。如何才能打败敌人的疯狂进攻。”

高原手下所有高级干部都来了,包括远在开封的王滔,以及各县主薄以上官员。

张献忠的强大显而易见,一听到敌人居然来了这么多人马,众人都“嗡!”一声闹起来。

荀宗文咳嗽一声,率先道:“将军,敌人人多势众,又长途奔袭。我军不妨收缩防线到陈留,以逸待劳,避其锐气。我军初成,稳妥谨慎为上。不如抓紧时间修葺城墙,并请均平为高一功将军出兵援助。甚至可写信给闯王。毕竟高将军还是闯王部将,而开封府也是闯王的地盘。”

文官们都点点头,齐声道:“荀先生说的是。”

文官们自然以荀宗文马首是瞻。至于武将,大多胸无点墨,让他们上阵厮杀都没二话,真指望他们在这个会议上说出个道道来,也是为难他们了。于是,武将们都瞪着眼睛不说话,只等高原下令,到时候不折不扣地执行就是了。

高原:“荀先生说的话有一定道理,不过有一点我想请教。若放张献忠进陈留,今年的秋收就别指望了。”

荀宗文回答道:“我陈留军本就没指望地里的收成。”

话音刚落,莫清突然问:“荀先生这话说得不对,若我真放张献忠进开封,只怕高将军在开封就要民心丧尽了。”他主管情报事务,本就独立于物将和文官系统,以天子门生自居,说起话来也不顾及荀宗文的面子。若换成其他人,以荀宗文在文武官员中的威望,只怕没有反驳的余地。

荀宗文也不生气,“敌人兵强马壮,真的野战,我军未必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再说,敌人分成两路,就算我拿下孙可望,张献忠的本部还更在后面呢。不妥不妥。我军现在应该做的是,马上将百姓转移进陈留,修葺城墙。依托坚固的城防消费敌人士气,寻找机会。至于民心,只要我守住陈留,民心依旧在我一边。”

莫清一撇嘴,“还请教荀先生,若张献忠并不直接攻击陈留,而是截断黄河航运呢?我陈留这么多人,能守多久?”

“不会,不会。”荀宗文很耐心地解释道:“张的战略目标在湖广,来陈留也不过是临时来打草谷。不可能在这里呆很长时间的。”

众人都点点头,说;“荀先生说得对,只要守他一段时间,拖得久了。张献忠旁边有大股明军,加上大家都是起义军,无论从哪方面上讲,他都没有打持久战的可能。”

高原也觉得荀宗文说得有理由,新军初成,大多是还没经过战火的考验的新兵,战斗力如何自己心里有没有数。再说了,他手里只有五千人,还得防备河北明军,而张献忠有六万之巨,实力对比太悬殊了。

张献忠手下的六万人可不比那十万流民。没那么容易对付。

看来,坚守陈留是不得已的办法。只要时间一拖得久了,开封宣武卫的战争想不惊动李自成都不行,到时候,只要李自成一出面,就是外交人员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