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猎明[校对版] 青铜人头 1557 字 2023-03-16

最后,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以五户为一里,以十户为一保地住在一起。选出里长和保长,农具由里、保统一保管,等到下地的时候,统一分派。

至于里长和保长,自然又王黄两家的乡亲担任,现在,高原的最忠实的支持者就是这两家的乡亲。一来,大家本来就熟。二来,高原得到陈留之后,将大量的良田分配给这两家人。几乎在一夜晚之间,这两家人都变成了新兴地主。未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王黄两家人做起事来比高原还热心。

至于迁徙过来的一万陈留百姓,也都分了土地,一个个都从贫雇农变成了小自耕农。

土地有的是,但人口却不多。而高原分配土地的原则是优先照顾王黄两家,其余按照人口分配。这样一来,人人都有土地。可问题又出现了,普通百姓的地不多,一人分了五亩,朝夕劳作倒还不至于抛荒。但王黄两家的地因为太多,居然找不到雇农,最离谱的是王有才,一人划了两万亩的纸面土地。但手下的雇农都翻身做了地主,这么多土地在手,却找不到人开垦。弄得老王每天只能带着两个老婆成天呆在地里,累到半死去没任何收获。况且,老王还要兼顾高原军中的后勤事务。弄得他成天在高原面前抱怨,问:“什么时候能够弄些人口回来。”

“快了,等我把兵练好就出发。”高原这么回答。

王有才:“乡亲们都着急呢,再不打,可就要误了秋收。”作为高原最忠实拥护者,这群小地主和小自耕农慢慢朝狂热的战争份子转变。

“你怎么老把主意打到我头上,就不可以自己去招募些流民吗?”高原有些生气了。

“招募,现在的河南哪里还有人?”

“……那倒也是,好吧,再过段我就带兵出发。”高原无奈地答应了。要想在短期内壮大着急的力量,战争无疑是最可行的手段。

新兵还在操练,没有任何战斗力。平时高原也没教他们什么,只提着长枪在操场上走队列,就这样反复地走。刚开始,士兵们很不理解,说这样练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把大家都放回去种地要紧,等打仗的时候再来。

高原当然不会答应,军队要想有战斗力,职业化是大趋势,种地可种不出强兵来。

“要回去也可以,不过,回去之后就享受不到士兵的优惠了。所有供给减半,不在享受免税政策。”

听高原这么说,众人这才安心训练起来。这是高原第二次亲自训练部队。同上一次训练骑兵不同,这次全是步兵。让他感觉很新鲜。

步兵以前只有都又荀宗文带,现在荀先生在开封,也走不开。不过,有了王滔、黄镇和那十来个低级军官,部队捏合起来倒也容易。

这让高原不禁感叹:其实,成军最困难的是开头。只要你手中有一支合格的军官团,队伍扩张起来很容易,而且稍微训练一下就是一支精兵。这样的情形在历史上也有过不少记载。比如红军在三弯整编的时候也不过几百人,但只要军队一训练出来,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结构。一扩编,整个部队就膨胀起来。战斗力还没有任何下降的趋势。

走了半个月队列,这四百士兵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很有些强兵的模样。现在,真需要来一场实战,就能锻炼出一支铁军。于是,高原尝试着带兵去打那些小股山贼。

第一战,高原挑的是一支一千人的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