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言罢,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此时古希腊的科学理论,大都掌握在一些波斯和西方的宗教智者的脑子里,他们信奉的原则是“科学是神学的女仆”陈德处心积虑要从继承了古希腊科学理论传统的波斯和地中海地区引入科学及思辨传统,就必须引入此时掌握着科学的宗教智者。(注2)
另一方面,宗教裁判所的各正教长老在安西军的保护和支持下,确实认真地进行了大量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神意的辩驳,裁判所和梁左丘所执掌的学校目前是安西军辖境内思想最开放的所在。宗教裁判所的各教门长老除了中原原有的,以及中亚神秘主义宗教之外,便主要受印度佛学的影响较深。新的宗教思想引入,对宗教裁判所原有的正教长老来说也是一种冲击,思辨和理论越多,对神意的解读也就越容易脱离“形而下”的阶段,产生纯粹“形而上”的神学,这样下来,宗教裁判所就不易与世俗政权发生冲突,而且间接倡导了理性思辨的风气。陈德是不介意宗教领袖们整天为“一个针尖上能站立多少个天使?”
“神是否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这样的命题而终日辩驳的。而在这样精通神学、擅于思辨的宗教长老面前,迷惑世人的异端邪说便如同薄纸样一戳就破。
张仲曜记下诸般事项后,叹道:“今日观看禁军攻城,以中原人力物力之丰,以天下攻一隅的威势,这太原城确实是旦夕可下。”
陈德道:“不然,诸军苦无减少伤亡的攻城法,乃打算修筑长堤,引汾水浸泡城墙。”
张仲曜讶然道:“筑堤浸泡城墙耗时甚久,二十万大军在外,粮草消耗不在少数,陛下既然有经略幽云的想法,怎能同意如此迁延时日的战法?”
陈德道:“兴许是官家初领兵,对大军持久作战的疲敝之处没什么实际感受。而重臣要么不知情,要么心中反对攻略幽燕,存心在太原便将粮草消耗掉。”
——————————————————
注1:智慧之馆:阿跋斯哈里发王朝(汉文史书称“黑衣大食”建都于巴格达。为了仿效波斯人于五世纪在钟底沙普儿(jundishaur)设立医学院和天文学院的先例,阿跋斯第二代的哈里发阿尔·曼苏尔(al·ansur)招罗了许多科学家到巴格达来。印度科学书籍如数学的《悉昙多》和《苏色卢多》与《闍罗迦》当时都译成了阿拉伯文。第三代哈里发诃伦·阿尔·拉希德(harunal·rashid)下令翻译了许多希腊的典籍,第四代哈里发阿尔·马蒙(al·aun)约于公元828年建立了一个名为“智慧之馆”的机构,继续进行这种翻译事业。主持翻译工作的人是景教徒胡那因·伊本·伊舍克(hunaynibnishaq,约公元809-877)他把盖仑的医学著作大部分译为阿拉伯文,同时还翻译了托勒密的天文著作。他的工作为他九十多个门人继续下去。这些人当中主要的有他的儿子伊舍克(公元910年卒)和他的外甥胡拜悉(hubaysh)前者翻译了托勒密和欧几里得的著作,后者翻译了希波克拉底和底奥斯可里底斯的著作。
注2:伊斯兰教国家的炼金术是在九世纪兴起的,其首创人被称为“神秘主义者”扎比尔·伊本·海扬(jabiribnhayyan)在中世纪西方人把他的名字拉丁化为格伯(geber)他遗留下来的著作据说是十世纪的一个神秘主义学派“精诚兄弟会”成员们所汇编的。炼金术从来就具有一种“非官方”学术的性质,它一方面和神秘宗教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和工匠的化学传统有关系。这种关系在伊斯兰教国家的炼师中尤为显著。正统的穆斯林教派是官方的逊尼派(sunni)而在一般伊斯兰教徒中,广泛流行的则是苏菲派(sufi)的教义学说。苏菲派中较激进的一翼是所谓夸尔马蒂(qarati)这一教派主张人人平等。他们兴办学校并编纂百科全书,企图通过这样的启蒙工作实现平等的理想。他们特别对工匠感兴趣,伊斯兰教国家中的行会便是由他们发展起来的。他们在一些城市中开设了“精诚学院”来传布他们的思想。
卷七 笑谈渴饮匈奴血 第二八章 宿敌
由周入宋,汴梁禁军已是第四次攻打太原。唐末帝室衰微,两大枭雄朱温与李克用争霸天下。在太原兵户口口相传的故事里,河东军总是扮演了不畏强权的悲剧英雄的角色。在太原城中,骂人为汴梁子,便是指斥其好吃懒做,背信弃义。
中和四年,汴州宣武镇为流寇黄巢所迫,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援,五万河东子弟誓师出征勤王,连败黄巢,大局已定之时,孰料乞师求援的汴州宣武军突然反戈相击,派人包围李克用所住的上原驿,四面纵火,乱箭齐发,李克用死里逃生,从此拉开驻守汴州的宣武军与驻守太原的河东军长达百年相互攻杀的序幕。
此后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毕生忠于唐室,死时赐三支箭给儿子李存勖,一箭讨刘仁恭,因幽州不平,河南不可图;一箭击契丹,因阿保机背约附贼;一箭灭篡唐自立的朱温,状态未酬,遗恨绵绵。其子李存勖励精图治,最终灭亡后梁,建立后唐。
此后百年,河东军屡屡自太原出兵讨伐中原朝廷的都城汴州,在频繁的改朝换代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开运三年,开封兵三十万不战而降,契丹人大举入寇中原,是河东镇首倡义旗,中原各镇群起攻击契丹军,迫使如日中天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仓皇退出中原。直到郭威代汉自立之前,河东镇兵对汴梁朝廷禁军保持着从道义到胜负比上的绝对优势。高平之战,河东军刚刚开始攻击,汴梁禁军便无愧于他们墙头草本色,冲着刘知远三呼万岁解甲归降,但周世宗凭借他堪比李克用那种暴烈的不世帅才扭转了战局。世宗殁后,赵匡胤继起,中原国运在河东与汴梁之间斗转星移。
虽然汉皇隐帝残暴不仁在先,但占据河东自立北汉的刘崇亦无负于郭威,北汉据太原自命为正统,与汴梁朝廷相抗。只是,天下大势所趋,即便有中原最好的坚城和精兵,在大宋禁军的全力攻打之下,太原的沦陷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