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义门陈氏的家主陈衮身着葛衫,面目苍然,但精神矍铄,不似陈景良那么言辞便给,却给人一种宽厚亲切的感觉。但仔细打量,却又叫人捉摸不透,一路上倒是周述说话的时候多。
登上东佳山巅,遥看群峰竟立,飞瀑流泉,不由让人心怀一振。陈德颇有些不满陈衮一路上沉默寡言,故意要和自己划清界限,淡淡笑道:“吾在金陵时便曾听闻,九江陈氏出自后主陈叔宝,乃我江南贵胄,今日观之,果然蔚为盛大,就连这东佳山上也云蒸霞蔚,似有王气。”
他自己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曾出仕金陵似的。
此言一出,周述和陈衮的脸上同时变色。虽然大家都知道陈德不是什么得宠的朝臣,但他以朝廷钦差的身份说出这番话,可是诛心之语了。
——————————————————
注1:寇准《题江州义门》“文明魁天下,孝义盖乡闾岁赐三千粟”即指淳化元年(990)及其后,官府每岁给陈氏贷粟以度春荒,待秋收后还仓,一斗只纳一斗,没有租息。这是朝廷对陈氏的厚爱。岁赐三千粟,楼藏万卷书。朗吟开绿酒,雅叙煮青蔬。长吟云天外,家和庆有余。
注2:仁宗嘉七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已历时300余年,全家3700余口,田庄300多处,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一个家族。这么大的一个家族,精诚团结,显得势力过于膨胀,朝廷开始害怕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当文彦博、包拯、范师道等重臣建议皇帝对义门陈实行分家时,正中了宋仁宗的下怀。于是,宋仁宗嘉六年(公元1061年)颁旨义门陈分家。
卷七 笑谈渴饮匈奴血 第一〇章 诛心
“陈氏先祖当年迁到这片荒芜之地,全为躲避兵灾。各位大人此时看来峰峦叠嶂的美景,在农人的眼中,奇峰突起,却远不如平坦土地适合耕种,又交通不便,族中老人常讲,恨不得仿效那上古寓公,将这崎岖不平的山地削为平地。”
陈衮眼望着远方烟雾环绕的山巅,悠然说道,陈德耳中听来似有讽刺之意。
“这山区虽然不便耕种,但却是保境安民的绝佳地势,倘若不然,朝廷何必化偌大力气,力图恢复燕云十六州?若是照着陈翁所言,将天下群山削平,胡人铁骑,岂不是任意驰骋纵横?中原百姓苦也!”
陈德回敬道。
周述听得两人语意逐渐不善,忙笑着打圆场道:“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周述今日听了两位高见,果然不同凡响。”
他一边说,一边朝陈景良使眼色。那陈景良也是心思剔透的,连忙接过话头,仔细向陈德介绍起那东佳山的各色美景来,与周述一唱一和,竟然让陈衮与陈德二人再没有说话的机会。
他二人的心思,陈德与陈衮如何不明白,两人一个是手握雄兵的西北藩镇节帅,一个是道德楷模当时世家家主,并无实质的利益冲突,既然语不投机,便不多说话。
直到陈德在周述的陪伴下告辞离去,陈景良回到家中,向陈衮请罪道:“族长,这陈德乃是西北藩帅,朝廷忌惮他,却也奈何不得,今日下午,请恕景良谮越之罪。”